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2: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7 15:56
意向,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指的是个人对某个职位或职务的内心向往,如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品藻》中提到的‘意向’,是表示一个人对于某个职位的渴望,哪怕未能如愿,也体现了他的目标追求。明唐顺之在信中提到的‘意向’,则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意识到过去的愿望是否真诚,是否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其次,意向也可以指心之所向,即个人的意图或目标。如《南齐书·庾杲之传》中,袁公对任用某人的意向,即使未能实现,也显示了其对人才的设想。而在《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中,意向则被比喻为自由游历的指南,随个人意愿而行。
在现代心理学中,意向被理解为心理意象,即在大脑中形成的视觉或感觉形象,这与知觉密切相关,通常译为“表象”。而在艺术创作中,人们会构想出心中的意向性设计,即内心意象,是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艺术构思,比如文学创作中的“心中之竹”。
最后,意向还可以泛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或语象,包括新批评派中的“语象”,这是一种在语言中直接呈现的形象,与脱离语言后的艺术或文学形象相区别,通常被简称为“形象”。这种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与现代的“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概念有着相似的含义。
意向是一种未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它使人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干点什么,但对于为什么要这要做、怎么去做都还是不大清楚的。意向也许很快会消失,但也可能作为动机产生的一个阶段而转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