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什么是"合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3:4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0:02
合掌
合掌是诗病的一种。合掌的说法究竟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由纪昀的评论不难看出,合掌的说法至少在清代已经盛行。同时从宋之问的诗里我们也可以大胆估测--至少唐代没有合掌的说法。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及《蔡宽夫诗话》均指出:对仗要避免“上下句一意”之病。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归纳“两句不可一意”。元明诗论家则拈出“合掌"其名。大概就是合掌说法的最早起源了吧。
为什么会有合掌的提法
我们先看一下历史的变迁。唐朝,奔放,大气,名诗名句层出不穷,不过这时候没有合掌的说法。宋,稳定,安逸,词兴起,诗的创作远逊于唐,开始有对仗要避免“上下句一意”的提法,但远非主流。明清,合掌的说法盛行,给唐宋诗词挑毛病的不少,但能称得上流传千古的名篇极少,反倒是白话小说的创作达到了巅峰,而诗联(可看做诗的一部分)的创作也由重内容转变成了重形式。为何如此?恶意猜度一下就是--非古扬今。
我们再转到形式上来看。诗,唐代的时候,长诗层出不穷;到了宋似乎只剩了律诗和绝句,长诗变得很少了;而明清则干脆变成了绝句和对联的天下。这就是说,唐代的创作篇幅的自由度更大,可以写更多的文字,对于两句一意并不忌讳,因为作者有足够的篇幅来表达;到了宋代创作的篇幅缩小了,为了使内容更加饱满,开始意识到了要避免两句一意。但毕竟有词有律诗,篇幅还够,所以未盛行。而到了明清,创作的主流只剩下了四句话甚至两句话,这时候又要微言大义,篇幅不足了,才有了合掌的说法,成了忌讳。这是没办法的事,就这么两句话,你再浪费一句。另外明清八股文盛行,科举中作文更是有严格的格式、方法*,也是合掌说法盛行的一个原因……
而事实上,在合掌说法盛行的明清时代,文学已经*了:阳春白雪的文人诗和下里巴人的白话小说。合掌的诗词在白话小说里则频频出现,可以指责——这是诗病,不好,要忌讳!抱歉,没人理,因为有足够的篇幅和文字来表述内容,诗词不过是点缀,是否合掌,谁在乎呢?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律诗兴起,明清时代阳春白雪的文人诗提倡的避免合掌又被提了出来。
一直以来都,哪怕是明清时代,都没有对合掌做出确切的定义。上个世纪40年代,王力给出合掌定义: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事实上就是同义词相对。而在80年代,王力对这个定义又做了修正。近二十余年的诗(联)专家提出狭义合掌、部分合掌、异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论。定义在句子基础上的概念移植(引伸)到词和词组上。
个人认为,狭义合掌、部分合掌、异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论根本就是个笑话。桂林的胡自立总结汉语的特点:“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是不同层次的语法单位,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绕,各有不同的语法功能,词的主要功能是组成词组和充当句子成分。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是句子,因为只有句子才具备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能力,词和词组都不具备这种功能”。 这就是说,在语言的应用角度来讲,狭义合掌、部分合掌、异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论根本不成立。
再举个被广泛批判的合掌例子来说明一下。
《端午吊屈原》:
汨水悠悠载恨深,龙舟碧粽祭忠魂。
忧国君侧直言谏,愤世泽旁苦句寻。
甘与清流长做伴,岂随浊浪苟安身。
离*一曲千秋唱,伟赋高风熠古今。
这是一首网友创作的诗,其中的“甘与清流长做伴,岂随浊浪苟安身。”也被一些专家批为合掌,既然“甘与清流长做伴”,当然就“岂随浊浪苟安身”
更有人评论:作者意欲于一反一正中示怀抱,只是取象用事单一,引得上下句成一事一意:愿与清流长做伴,也随浊浪苟安身。这样,就岔开其意,不合掌了!
先不论合不合掌,只说改成“愿与清流长做伴,也随浊浪苟安身”就是极其天才的想法!真要这样改,我倒想问一句,这是要悼屈原呢,还是在骂屈原呢?
所以,看合不合掌,只看字词不行,只看单句也不行,还要看写作的背景(或应用背景),写作的目的,环境等因素。现在,很多的文人学者甚至在主流媒体上对合掌的论述都是肢解排,只看字词不看句子,或只看句子不看写作背景、应用环境,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四处乱扣合掌的帽子,更是为了彰显自家学问的高深,创造出部分合掌、异位合掌、逻辑合掌等种种名词,搞得云山雾罩,让后来者“神魂颠倒”,迷惑不已。可这些人,偏偏又不能给出合掌的确切定义,真乃笑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0:02
合掌的界定
合掌就是在对仗中用同义词相对,使上下句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骈枝。比如:
“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
在这里,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宣尼就是孔子,获麟就是西狩,悲就是泣;下联和上联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这就是合掌。王妄君先生曾戏拟过一些合掌对: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很多人都赞同王力先生的观点:“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其实这并没有抓住合掌的本质,合掌的本质是上下句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刘勰说过:“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所以说,凡是正对,上下句都是基本同义的,只不过是用不同的事情来强调同一个道理的。所以,和王力先生观点一样的人,往往会将一些正对看做合掌。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就是用不同的事情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样的对仗在对联及诗词歌赋中有很多,它们都是正对,都是用不同的事情来着重强调一个道理的,有回环往复的美感,它们绝不是合掌。
正对所造成的回环往复的美感,其效果是反对所达不到的。自从刘勰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并贵共心,正对所以为劣也”。人们往往把正对视为劣等,而且又将很多正对列入合掌。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刘勰虽然说:“正对为劣”,由于《文心雕龙》是骈文,它的正对比比皆是(《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心生文辞,运裁百虑”等等),表达了一种情感细腻的回环往复的美,这正是正对的美。在《诗经》中,有很多章节重复往沓,表达了一种情感细腻的回环往复的美,不同章节中的回环,虽然不是对仗(当然也不是正对,更不是合掌),但是正对也具有这样的美感;它与合掌在对仗中上下句用同义词所说的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可厌是截然不同的。有时在一首作品中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词句反复咏颂同一事物,这与合掌更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此诗从大的方面来看,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蝉;从小的方面来看,其颈联就是正对,但是整首诗中没有“在对仗中上下句用同义词所说的是同一事物”;所以,我们不能说它有任何合掌的地方。
所以说,合掌的界定是分明的,它与正对绝没有可以含糊的地方。
所以说,合掌的界定是分明的,它与正对绝没有可以含糊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0:03
律诗中间,两联结构相同称为合掌,
《望蓟门》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还欲请长缨。
这首诗颔联颈联就是合掌,避免合掌和平仄一样,是出于求变化、增加诗音乐性需要,历来为人所重视。不过我觉得祖咏的这首诗也挺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0:03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家大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0:04
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同.就是说不能用同义词来对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