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发病机制、分度和治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2: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7:29
1、雄激素:升高或皮脂腺对雄激素的亲合力或5a还原酶活性增强;肾上腺、*分泌的去氢表雄酮(DHEA)与睾酮(T)在5a还原酶作用下变成双氧睾酮(DHT),与皮脂腺细胞浆内雄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皮脂腺细胞增殖和皮脂溢出率(SER)。
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形成粉刺与局部VitA和亚油酸缺乏有关。*102医院皮肤性病科潘虎
3、微生物作用:毛囊皮脂腺内痤疮内酸杆菌(P. acne)、表皮葡萄球菌和糠秕孢子菌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以及这些微生物所释放的一些酶,引起毛囊周围炎症。
4、炎症反应;炎性介质如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一些酶的释放引起炎症反应,随后发生毛囊壁破坏。锌和亚油酸可通过对PMNS的作用而影响炎症。
5、遗传因素:影响雄激素分泌、炎症反应程度(临床类型、损害分布和病理)及毛囊角化过程。
6、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炎症反应程度。
二、病理
毛囊皮脂腺导管上部(毛漏斗)角化过度、增厚;粉刺含角化细胞、脂滴和些微生物;毛囊和毛细血管周围炎性反应。
三、临床表现
起始年龄12-14岁;加剧:女15-17岁,男17-19岁;消退:25-30岁,但也有40岁左右才发病。疹型:粉刺(白头、黑头)、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冰锥样、萎缩、肥厚性)。
分级(度):轻、中、重度,Cunliff提出0-10级分类法,0-2级每0.25为一界限,以后为3-10级,依据损害深浅、类型、数量及分布部位,繁琐,不易掌握。现国内有采用吴铁锋修改的Samuelson 9度分级法进行病情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