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7: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16:18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临床上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前列腺穿刺的方法历经多次变革。1989 年H odge等首次报道了经直肠径路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 6针法) , 此后该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有文献报道6 针法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PSA 在4~ 10 ng /mL的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0~ 32, 并且随着穿刺针数的增加, 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亦随之增加 。而经会阴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方法由于操作繁琐, 故应用较少。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张峰波随着PSA 密度水平的升高, 前列腺癌的发生几率亦随之增加, 有作者报道前列腺PSA 密度值大于0. 15或0. 20时, 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除外前列腺癌的可能。目前国内外不同医疗机构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多种方案, 其原则即是以尽可能少的穿刺位点, 代表前列腺整个器官的情况。我们选取血清tPSA 在4~ 20 ng /mL之间, 且PSA 密度水平相当的患者, 分别采用经直肠径路12位点和经会阴径路14位点的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增加了前列腺移行区组织的活检组织, 并在容易漏诊的前列腺尖部增加了2条组织的活检, 以期使穿刺的前列腺组织更能够代表前列腺整个腺体的情况, 而且采用前列腺专用穿刺模板, 提高了前列腺组织定位的精确性。
比较两种方法的前列腺癌检出率, 结果显示两组的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大致相同, 说明与传统的12点经直肠径路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法相比,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未影响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经会阴穿刺组的穿刺阳性率高于经直肠穿刺组, 尤其是对于前列腺移行带组织, 这主要归因于经会阴穿刺方案中有4针是前列腺移行带组织的活检, 与经直肠径路前列腺穿刺方法相比, 经会阴穿刺法所穿刺取出的前列腺组织长度优于经直肠方法者, 较其更充分, 减少了穿刺的假阴性率。由于穿刺标本很少混杂前列腺移行带组织,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方法对前列腺外周带的取材优于经直肠穿刺者, 因此对前列腺癌多发的外周带的检测, 经会阴路的穿刺较经直肠穿刺者更具优势传统的经直肠穿刺法虽然在操作上较经会阴者简便, 但是由于受穿刺前列腺组织条长度的限制, 对位于移行带和前列腺前部外周带组织区域的肿瘤容易漏诊。通过对临床上已确诊前列腺癌的手术标本进行经直肠穿刺法检查, 发现肿瘤位于移行区者仅为6, 而对前列腺标本的研究发现移行区肿瘤的发生率为18 ~ 24, 肿瘤完全位于移行区者为2 ~ 10。因此在我们的穿刺方案中, 亦相应增加了对前列腺移行带的活检。此外, 由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的操作均是由前列腺后部向前进针, 因此对体积较大的前列腺, 其前部外周带区域的活检易遗漏。我们采用经会阴穿刺法则基本避免了上述弊病, 不仅对各部位外周带组织, 而且有4针单独进行前列腺移行带组织, 较少漏诊可能。
另外经直肠穿刺操作, 可能会将直肠内的致病菌带入前列腺组织内, 从而增加引发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的几率。该穿刺活检技术主要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肉眼血尿, 直肠出血, 感染及排尿困难等,国内边炜等 报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47. 34 。在本研究中, TR 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率为19. 6, 而TP组感染率为1. 2, 因此在发生感染性并发症方面, 经会阴径路法优于经直肠径路法。
总之,经会阴径路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者大致相当, 而前者的穿刺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16:20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临床上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前列腺穿刺的方法历经多次变革。1989 年H odge等首次报道了经直肠径路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 6针法) , 此后该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有文献报道6 针法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PSA 在4~ 10 ng /mL的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0~ 32, 并且随着穿刺针数的增加, 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亦随之增加 。而经会阴径路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方法由于操作繁琐, 故应用较少。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张峰波随着PSA 密度水平的升高, 前列腺癌的发生几率亦随之增加, 有作者报道前列腺PSA 密度值大于0. 15或0. 20时, 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除外前列腺癌的可能。目前国内外不同医疗机构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多种方案, 其原则即是以尽可能少的穿刺位点, 代表前列腺整个器官的情况。我们选取血清tPSA 在4~ 20 ng /mL之间, 且PSA 密度水平相当的患者, 分别采用经直肠径路12位点和经会阴径路14位点的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增加了前列腺移行区组织的活检组织, 并在容易漏诊的前列腺尖部增加了2条组织的活检, 以期使穿刺的前列腺组织更能够代表前列腺整个腺体的情况, 而且采用前列腺专用穿刺模板, 提高了前列腺组织定位的精确性。
比较两种方法的前列腺癌检出率, 结果显示两组的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大致相同, 说明与传统的12点经直肠径路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法相比,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未影响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经会阴穿刺组的穿刺阳性率高于经直肠穿刺组, 尤其是对于前列腺移行带组织, 这主要归因于经会阴穿刺方案中有4针是前列腺移行带组织的活检, 与经直肠径路前列腺穿刺方法相比, 经会阴穿刺法所穿刺取出的前列腺组织长度优于经直肠方法者, 较其更充分, 减少了穿刺的假阴性率。由于穿刺标本很少混杂前列腺移行带组织, 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方法对前列腺外周带的取材优于经直肠穿刺者, 因此对前列腺癌多发的外周带的检测, 经会阴路的穿刺较经直肠穿刺者更具优势传统的经直肠穿刺法虽然在操作上较经会阴者简便, 但是由于受穿刺前列腺组织条长度的限制, 对位于移行带和前列腺前部外周带组织区域的肿瘤容易漏诊。通过对临床上已确诊前列腺癌的手术标本进行经直肠穿刺法检查, 发现肿瘤位于移行区者仅为6, 而对前列腺标本的研究发现移行区肿瘤的发生率为18 ~ 24, 肿瘤完全位于移行区者为2 ~ 10。因此在我们的穿刺方案中, 亦相应增加了对前列腺移行带的活检。此外, 由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的操作均是由前列腺后部向前进针, 因此对体积较大的前列腺, 其前部外周带区域的活检易遗漏。我们采用经会阴穿刺法则基本避免了上述弊病, 不仅对各部位外周带组织, 而且有4针单独进行前列腺移行带组织, 较少漏诊可能。
另外经直肠穿刺操作, 可能会将直肠内的致病菌带入前列腺组织内, 从而增加引发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的几率。该穿刺活检技术主要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肉眼血尿, 直肠出血, 感染及排尿困难等,国内边炜等 报道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47. 34 。在本研究中, TR 组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率为19. 6, 而TP组感染率为1. 2, 因此在发生感染性并发症方面, 经会阴径路法优于经直肠径路法。
总之,经会阴径路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者大致相当, 而前者的穿刺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