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左右记叙文或以论文。 1 .面临灾难 2.守望家园 3.低碳生活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5:4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10:11
面临灾难的蚂蚁
1985年,法国科学家曾发现蚂蚁能救火。后来,英国一位动物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法国科学家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了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见险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能喷射的蚁酸量毕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它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终于将火扑灭。存活着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
一个月后,这位动物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火灾”更大,但这群蚂蚁却已有了经验,调兵遣将迅速,协同作战有条不紊。不到一分钟,烛火即被扑灭,而蚂蚁无一遇难。科学家认为蚂蚁创造了灭火的奇迹。
蚂蚁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非凡表现,尤其令震惊。
在野火烧起的时候,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哩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呐喊,是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
在那年洪水暴虐的时候,聚在堤坝上的人们凝望着凶猛的波涛。突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一个像人头的黑点顺着波浪漂了过来,大家正准备再靠近些时营救。“那是蚁球。”一位老者说:“蚂蚁这东西,很有灵性。1969年发大水,我也见过一个蚁球,有篮球那么大。洪水到来时,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落水中。但只要蚁球能靠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蚂蚁就得救了。”不长时间,蚁球靠岸了,蚁群像靠岸登陆艇上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蚁球。那是蚁球里层英勇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岸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平静,那么悲壮……
中国有句老话:“驼负千斤,蚁负一粒。”讲的是从自身重量来看负重的力量,蚂蚁的力量远远超过骆驼的力量。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在了解蚂蚁面临灾难时的无私和智勇之后,这些原本是对蚂蚁深刻、精彩的赞美,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小小的蚂蚁,能给人多少启示?
—————————————————————————————————
坦然面对困难
今天,我们学习了《向命运挑战》一文,我深有感触,我和霍金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霍金在生病时还是坚持锻炼与学习,这一点是许多人都无法做到的。可是他凭着坚强的一直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一直在激励着他的勇气。他在病魔的折磨下还写下了《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这是多么不容易呀!他那种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给了我人生的启迪,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面绚丽的锦旗。
“意志坚强,山岳可搬,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意志坚强,山岳可搬。”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你看,三分之二高位瘫痪的海迪姐姐,在轮椅这个小天地里奋斗,要想取得成就,比别人不知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 然而,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向困难屈服。她坚信没有爬不上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面对重重困难,勇往直前,高歌猛进,自学完了中学的课程,刻苦自修外语,翻译了30多万的外国文学名著。毅力惊人的海迪姐姐不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奋力不懈,一步步地登上了成功的高山吗?
巴尔扎克有句名言:“困难,对于弱者来说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强者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呀,如果一个人屈服于命运,屈服于困难,那么,他只能是个弱者,但是,如果面对困难,意志坚强,勇于向命运挑战,那么他就会是生活中的强者。霍金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真谛。“艰难困苦,使意志力薄弱者陷入失败的泥潭,是意志力坚强者攀上成功的顶峰。”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磨练,从艰难困苦中崛起的。《孙子兵法》的作者、著名军事家孙膑,自学成材的数学家华罗庚,举世闻名上午“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大发明家爱迪生,不都是这样吗?
高尔基曾经说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的,困难和挫折好比生活中的调味品,没有了这些,生活也会变得平淡。让我们像暴风雨中的海燕,充满豪情壮志,以微笑面对人生的挫折,去品尝成功的喜悦吧!
—————————————————————————————————
守望家园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以前的她被小辈们装饰的楚楚动人。人们爱护她、尊敬她!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她也就没有我们。可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人们的思想道德也发生了很多大的落差,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向她进行索取,将她折磨的天昏地暗,而我们的地球现在也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曾何几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漠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我们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的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年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何几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何几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们再这样继续下去,我们的地球妈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个世界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看到这个已失去往日活力的地球妈妈,我感到非常的心痛,祖国妈妈哺育了我们,难道我们就这样回报她吗?我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就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做出严厉的惩罚。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在我们跨世纪一代的肩上。为此我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大力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物品,植树造林……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我呼吁大家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扞卫资源、扞卫环境、扞卫地球、扞卫我们的地球妈妈、扞卫我们美好的家园!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决心,还地球妈妈一个美好的明天吧!
—————————————————————————————————
守望家园
记得台湾诗人席穆容有一首思恋草原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深深的表达了一位漂泊海外游子思恋家乡内蒙古草原的心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家园,不管她是都市还是乡村,不管她是贫瘠还是富有,不管她是繁华还是偏僻,可她永远是天涯游子们思恋的故乡,也是居家之人守望的家园。
我出生在内蒙古,成长在内蒙古,你看那绚丽的街灯,七彩的倪虹,漂亮的树木美丽的鲜花,还有那繁华的商场,熙攘的人流,独特的建筑,个性的服装。总之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为我的家乡骄傲,我为我的家园自豪。
然而今天我要写的是灿烂的阳光下也有阴影,城市的文明也有糟蹋者,记得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年的春天,当漫漫的沙尘代替了阳光之后,人们往往发出这样的诅咒,可是应当被诅咒的难到不是我们人类自生么?矿产无节制的开采,植物被砍伐和破坏,污水的随意排放,草原牲畜的超量放养等许多原因导致沙尘天气的频频出现。记得内蒙古电视台曾经报道过,有人面对镜头,脸不红,心不跳,还意正言辞的说沙葱就是好吃,要我看人家春游叫踏青,咱们春游那叫拔沙葱,良之的人们啊手下留情,城市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要为她添加光彩,不管谁看了我这篇文章。
只要看了的就请你和我一起动员起来,一起来保卫我们的故乡,守卫我们温馨的家园。
—————————————————————————————————
守望家园
瞬间,无情的震魔吞噬着数以万计的家园;瞬间,数以万计的家园亲离子散;瞬间,任凭你如何呼喊,如何祈求,亲人始终还是没有睁开那双熟悉的眼睛;瞬间,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美好都随着灾难瓦解,坍塌……
但,但你没有失去大家:还有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战士,以及千千万万关注灾区,心系灾区的大家。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绝不放弃。”尊敬的温总理亲临抗灾现场后讲出最令人感动的表态。
“众志成城,献爱心。”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华人华侨,爱心机构以及许许多多素昧平生的人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连靠行乞为生的老乞丐也捐出了一个星期的辛苦所得……
那里有灾难,那里就有我们可爱的人发子弟兵战士,他们不眠不休,用他们的赤子之心,保卫人民人命财产的安全,扞卫着祖国母亲,谱写一段段感人的篇章。还有世界各地的救援队,志愿者都以不用的方式支援灾区人民……
坍塌的废墟下: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始终不离不弃的怀抱着已经遇难的老伴;一对朴实的农村夫妇用他们的身躯保护身下的孩子;一位平凡的幼儿园女园丁,用他的青春呵护怀中的幼童;一所小学教学楼废墟下,一对微弱稚嫩的声音相互鼓励,相互温暖……
生命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又那么的坚强;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不好好爱惜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因为有人始终在关注着你,不抛弃,不放弃。
家园没了,可以从废墟上重建;生命没了,希望还要延续,因为已故者早已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幸存的身上,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强,勇敢乐观的活下去,生命在希望就在。
让我们双手合十,敲起希望的钟,虔诚祈求:为生者祝福,为亡者祈祷;祝愿我们的祖国平安繁荣;我们的世界美丽和平;祝愿我们大家平安健康!
—————————————————————————————————
一次性筷子的利与弊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用品逐渐多了起来。一次性筷子就是很普遍的一种,它是日本人发明的。
一次性筷子的好处是许多人青睐它。调查发现人们觉得使用一次性筷子卫生方便。从加工到成品,都没有受到过污染,用了这样的筷子,对身体绝对没有影响,肯定是很放心的。在餐厅用木筷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一次性筷子就不用担心了。而且很方便,出门野餐没带餐具,就可以用一次性筷子,而且用了就可以扔。
消费者考虑过没有,一次性筷子真的方便卫生吗?有人提出疑问过吗?虽然我没有检测过一次性筷子上有没有什么大肠指数等的卫生指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次性筷子的卫生问题值得怀疑的。从砍树到加工成一次性筷子到运输的过程直至交费者手中,即使在这过程中消过毒的,有谁知道经过什么环节,在这过程中有无受到过污染?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不放心的。那么,方便吗?一点都不方便,那些加工毛糙的一次性筷子,放到嘴里很不是滋味,而且是细细的软软的,夹菜、饭很麻烦,特别是吃面条时更麻烦。
一次性筷子造成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据有关统计结果表明,一亩树林可产木材1立方米,这1立方米木材可生产一次性方便筷8箱左右。据了解,我国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用9000万双。按每 500双一箱,约合18万箱,算下来,每年要消耗森林2.25万亩,平均每天“吃掉”61.6亩。
一次性筷子还有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因为恶性循环的关系,树少了,二氧化碳会增多,大气层会加厚,热量难以散开,就产生了“温室效应”。
如果从饮食卫生的角度分析,就餐要求餐具,食品均符合卫生标准。如果小小的筷子卫生了,但其他方面还是不卫生,那有何用?再者,要求筷子卫生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把筷子和碗放到一起蒸汽消毒,即经济又有最佳消毒效果,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对经营者来说也可以省几个铜板,何乐而不为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10:13
近年来,地球的温度普遍升高,各种有害气体组成的厚厚的“铠甲”裹得地球喘不过气来。而这些“有害气体”的“老大”,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二氧化碳。
人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汽车排出的废气是二氧化碳,空调主机排出的也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最大“元凶”。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二氧化碳越积越多,造成全球变暖的气候环境变化,形成了今天的温室效应,如今,它已达到饱和状态了。因此,为了帮我们的地球妈妈脱去厚重的“二氧化碳铠甲”,全世界人民都应该行动起来,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量,过“低碳生活”。
但是,至今很多人都不明白所谓“低碳生活”是什么意思。“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源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
有人认为过“低碳生活”很困难,其实不然,降低碳排放量有很多办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走在街上,满街的空调机都被蓝色的空调罩罩住。其实空调外机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设计的,给它穿上外套,只会降低散热效果,当然费电。费电,自然又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以,给空调机穿上外套简直就是“画蛇添足”。夏天到了,现在的气温比以往都高,许多人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把空调打开了,并且把空调的温度调到16度。但是,这一举动又给二氧化碳“重出江湖”创造了机会——每开空调1小时,就增加0.621kg的碳排放量,2 小时就是1.242kg,10小时就是6.21kg,算起来数目真不小!要是全中国近13亿人都做到少开空调,甚至全世界近60亿人都做到少开空调,减少的碳排放量的数据简直大得令人无法想象。所以,我建议大家夏天在家多开风扇,少开空调,既省电,又低碳,一举两得,多好啊!如果非要开空调不可,那么,空调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5度以上,这样就可以调节温度,节省电能,走进低碳,改造环境。
现在许多家庭都购置了小汽车。由于小汽车排放的废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所以小汽车越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越大,交通工具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路途较近,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这样既可以省油,又可以减排,还可以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三得啊!
低碳生活还体现在对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因为废物利用可以节省资源。每当周末有空时,我就会在家进行废物改造。我把不用的废纸盒进行一番包装,就成了一个耐用的储物盒。所以我的房间里,摆放着许多经过我精心改造的大大小小的耐用储物盒。diy回收利用,又令我们的低碳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
节电、节气、回收,这是我们倡导的地毯生活方式。改变过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代价的“面子消费”,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母亲,唯一的地球家园!
未来的20年将是一段令人类极度紧张的旅程:干旱、洪涝、热浪、飓风将频繁光顾地球,世界甚至也因之有所改变。
外行人往往会向气候学家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连明天的天气都预报不准,又怎能
预测出20年后的气候是啥样?”
预报明天的天气有点儿像你估算24小时内钱包里会有多少钱,那是取现、购物、给小孩零花钱等一个个彼此相关的小交易活动之后的结果。而气候变化的长期预测更像你预算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家庭开支。一天内的开支数量不大,虽然多数可以预测,但有些可能就会出人意料。一年的开支预算虽然数量大得多,却也能算出个大概。因而,气象学家相信自己能大概预测出未来数十年内世界气候如何变化。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过去20年的气候来预知气候变化的方向。在过去的20年里,大气层最底层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4℃,但所谓的“全球变暖”,从全球看来似乎并不平衡:北半球变暖的程度强于南半球,陆地强于海洋,南、北两极的边缘强于中心,欧洲强于北美洲。2003年8月,欧洲(包括地中海)在两周内热死的人数是过去20年内热死的总人数的两倍。2005年9月,北冰洋冰面的广度和平均厚度达历史最低水平。
如今,“全球变暖”似乎愈演愈烈。电脑模拟出的情况告诉我们,在2006年至2026年间,全球气温平均将升高0.5℃~1.0℃。南北半球、陆地海洋变暖的不均衡仍将继续下去。
到本世纪20年代,北冰洋中的冰将在夏季消融殆尽。由于能量被整个夏季的融化过程所吸收,该地区海洋的温度将在1℃左右。在吸热过程停止的同时,北冰洋的温度将升高数度,从而推迟秋季开始的冰期。北冰洋气温的变化必将影响到大西洋洋流,进而影响该地区的大气循环。
由于缺少此类现象的详细测量记录,我们很难用电脑模拟出上述情况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当然,人们可以据此假定,大西洋的寒流将向北极偏移,造成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骤然减少。
人们通常认为,热带风暴(飓风、台风等)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尤其敏感,不过,这些风暴只能产生于海面温度高于26℃的区域。近年来,热带风暴的发生频率急剧上升,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区尤其如此。部分原因可能是60年的频发周期来临(上次频发周期为1880年至1940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热带风暴的暴发更频繁、持续的时间更长,风暴还会在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地区现身。
2026年,气候将不同于今日。未来的20年将是一段令人类极度紧张的旅程:干旱、洪涝、热浪、飓风将频繁光顾地球,世界甚至也因之有所改变。
守望家园,体悟人生,表现真情,追求永恒,是我的一生的精神追求。
守望故土什么?那山,那水,那树,那花,那果,那草,那土,那雨,那村,那家,那人,无不牵挂于怀,是该守望的。
守望家园什么?那情,那义,那爱,那恋,那真,那诚,那心,那意,那灵,那魂,那魄,无不冲涌奔突,是守望不尽的。
就如一座小小的坟茔,是一些人心中永远的苦痛,也是一些人心中永远的无奈,也是一些人心中永远的恐惧,也是一些人心中永远的沉重。如果它是家园风景的主体,是人类归宿的象征,无博大之胸襟不足以静静面对。故而。在我读这样的文字之时,那感动就无法诉诸于言语了:
这逶迤而去的土路旁,葬着我的祖父、祖母。两堆黄土垒成的两个土丘,是两只苍老的眼睛,透过高高牛尾巴草影望着乡路,乡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生。
几株枯荒的草茎立于坟头指向呆滞的天空,天空高远得没有云,没有一丝鸟鸣,这荒寂的效野黄昏没有一丁点点缀的风景。
伫立得太久了啊。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和太空、草地、沉闷的光对峙,同我自己对峙,我说不清此刻的感情。毕竟,当我以哭泣的方式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们已经走远了……
举目望向更远的荒郊,更远处隐约的孤坟又是谁的祖父、祖母或者父亲、母亲的眼睛呢?终于,我明白了什么。
终于熟悉起来了,他们的艰辛,他们陌生的面孔。终于热爱起来了,这块亘古的红土地,这块生长炊烟,生长村庄和曙光的红土地。
天地有大爱,这就是天地的博爱。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入土为安后还以精神之眼守望于斯,如此的情感,如此的灵魂,感动的绝不应该仅仅是我一个人。在这样的风景里呆得越久,对它的真情就越炽;这样的家园离得越远,对它的爱恋就越深,这是错不了的。
在当今变幻多端的世界上,在人们物欲横流的意欲里,寻找灵魂依托的人,往往会因茫然无措而撞得鼻青脸肿,往往会在黑暗中行遍苍茫大地却依然看不到黎明。跟这些不幸者相比,我还是比较算幸运的了。因为我找到了灵魂皈依之所。文学创作那独一无二的风景,把我的行囊装得满满的,被别人当作宝藏顶礼膜拜的山川树木,风土人情,在我的世界里,可只是厨房里的普通用具,随手拈出就让人羡慕不已。
从一个更深的层面上看,文学创作不仅创造了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而是在努力创造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当然,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今后的路还很长。然而我知道,一个人生存的意义,这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在于生命的质量;一个族群生存的意义,在于家园的建设,这取决于族群中每一个人的努力。从这一点上说,我应该是算幸运的。
风,刮过小草,小草倾身追着风儿;雨,滑过小草,钻入泥土,小草伸长根系追着雨儿。人生,我不正如小草一样,不断的有理想、有追求?
离开了家乡,去了城里工作,一晃而20年过去了,虽然每年都几次回到故乡,故乡依旧,还是那么平静,乡亲们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每到春节,挨家挨户的拜年,还是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全村人都去帮忙。可思念故乡的情感却与日俱增,总想有一天能回去,守望家园。那是一份美丽温馨的心灵家园啊。外面的世界,充满精彩,充满诱惑,我不知道我到底能抵御多大的诱惑,我只知道,那份美丽的邂逅,年轻时的于你相识时的纯净,胜过一切的庸脂俗粉。我时时不敢忘却我是农民的儿子,父辈赋予我那颗真诚善良的心,依然激荡着我的胸膛。守望家园,守望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虽然只是平淡的,甚至有些孤芳自赏,我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我知道道德的修为并不是让你不去拥有过失,而是不要重复过失。我也渴望成功,但我的成功绝不会是出卖自己的灵魂而取得的,我虽不是清高狂妄之士,但摧眉折腰亦为我不齿。
守望家园,守住那份朴素的情感,我也希望逢着一位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在她的哀怨中散尽了我的芬芳,那份飘渺迷茫的情感也只有出现梦里。我不是君子,但我有过和雨巷一样的情感,但他是真实的纯粹的,象童话一般晶莹透彻,我们都默默珍视着,保存着,不让他沾染一丝的世俗之气。守望家园,守住那份曾经的执着,也许有好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总想去改变什么,总想回归到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之中,面对丑陋总想振臂高呼。虽然处处碰壁,但痴心不改。不管有你多么大的委屈,别丢掉他,因为那是穿越千古留下的不朽之歌啊。
守望家园,守住你那份平和的心态,守住你曾经拥有的那份简单的快乐。莫为浮云遮望眼,不求繁花似锦,但愿无人自芳。做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人,把心打造成如海般宽广,如钢般坚韧,如潭般清澈,如火般炙热。抵御丑恶,吸纳阳光,也许今生你不曾金戈铁马,但你所散发的人格的力量,毕竟会为你树立一座道德的丰碑。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10:11
低碳生活其实并不难 多份研究报告呼吁关键在行动,注意你的衣食住行就可减半碳足迹
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低碳生活方式,并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发布的两份报告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实现“消除碳依赖”这一目标也许比想象的要容易:你只需采用气候友好的生活方式,这不会对你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变,更不用做出什么大的牺牲!
这两份报告中的一份名为《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Kickthe Habit:TheUNGuideto Climate Neutrality),是以低碳生活方式为目标的概略性指南;另一份名为《旅游业如何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and Mitigationinthe Tourism Sec-tor),是由同UNEP、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的专家们共同编写的。
6月1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表明在中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形势紧迫。报告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了约两倍。中国如果希望减少生态赤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和优先解决见效慢的问题。
接踵而至的这几份报告,从不同角度呼应了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一方面表明如果人们能够改变传统的高排放生活方式,那么对于低碳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凸显,在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正努力减少碳足迹,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50年增长两倍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是受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WWF(中国)的联合委托,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
报告分析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总体开始出现的生态赤字,指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其长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报告分析指出,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尽管生物承载力不断增加,中国的需求仍是其自身生态系统可持续供应能力的两倍多。
报告指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6全球公顷,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需要1.6公顷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这个数字低于2.2全球公顷的全球平均生态足迹,但仍然反映出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事实上,中国消耗的资源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
报告的结论显示,中国如果希望减少生态赤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和优先解决见效慢的问题。
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能够产生快速的、短期的收益,推动社会向着降低生态足迹的方向发展。而要彻底减少中国的生态赤字,需要考虑到现在所做出的很可能会有长期影响的决定。
报告还提出了减轻生态足迹的“CIRCLE ”方式:压缩城市发展(C)、个人行动(I)、减少潜在废弃物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效(E)。
报告也指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然而,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本地区的总生态足迹在世界居于首位。
低碳生活方式:小举动带来大变化
生活在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里的人们可以马上“消除碳依赖”——实际上,这并不难。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只要采取一些很简单的措施,就可以减少一个人每天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果像电力公司、汽车制造商、以及航空设备制造商这样的企业也努力实现绿色经济,那么我们可以削减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
研究表明,如果每个飞机旅客将携带的行李减少到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削减2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他在家里或在旅行中可以采用的低碳生活方式包括:
——鼓励航空公司提供免费公交车或铁路奖励里程,而不是免费的飞行里程,以便促进旅客采用更环保的交通工具;
——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每人每天可以节省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每天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这样可以节省近1公斤的温室气体排放。
开始你的“低碳的一天”:将碳足迹减半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中有很多小的“不后悔的选择”,可以帮助减少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方法的使用者可能来自澳大利西亚、欧洲或北美洲——这是历史上造成全球变暖的几个主要地区,采取以上方法有可能将人均排放量从38公斤减至14公斤。
这些建议对人们生活舒适造成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同时也可能部分地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部门和人有关,因为他们的碳足迹正在急剧升高。
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是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的,例如我们的驾车方式、航空旅行方式、房屋的能源以及取暖方式。
在余下的个人难以控制的50%中,有大约一半间接来源于为我们的工作提供能源,有10%以上来源于对基础设施和政府部门的维护,剩下的大约20%来自于商品的生产。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提出,应怎样开始“低碳的一天”呢?在你关掉发条时钟后,穿上日晒干燥的衣服,接下来的刷牙和早餐应该怎么做呢?请考虑以下几方面:
——选择非电动牙刷将避免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用烤面包机烤面包,而不是用15分钟的烤箱,这样可以少排放近170克的二氧化碳;
——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
——将火车而不是汽车作为日常上下班的工具,仅仅8公里的路程,就可节省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平板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排放减少1/3;
——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
如何尽力减少航空旅游排放量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跨大西洋的飞行所造成的碳排放相当于驾驶汽车1年。
对于经常飞行的人士——不论你是成功人士还是普通游客,乘飞机是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短距离空中旅行与铁路相比较,每名旅客产生约3倍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作为一个行业整体,则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
长途公交车可能是市际旅行的很好选择,因为一些新的超高速铁路服务会造成可观的碳排放。同时,技术创新可以帮助提高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效率。
《旅游业如何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报告提出了其他的一些方法,使航空和旅游业可能有助于过渡到低碳经济。
除了削减手提行李、削减飞机上的免税额等措施外,专家们还提出了其他建议:
——鼓励旅游经营者预订直航航线,而不是那些绕路或是中途需要经停的航线;
——鼓励航空公司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将载客率提高到80%,目前欧盟的平均载客率是65%;
——大幅增加公务舱旅客票价,以真正反映其占据的额外空间,这些空间可以被用来运送更多的旅客,从而使飞机更加环保;
——制定措施减少服役飞机的平均年龄。在瑞典,飞机的平均年龄刚刚超过10年,而在美国,1/3的飞机的平均年龄是25年。先进飞机可以减少每名旅客每公里高达30%的废气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