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4 10: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4 10:47
喀喇沁喀喇沁旗(县)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原称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旗历史悠久,境内有距今八千~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六千~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等遗址。这些发现和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业定居生活。
进入夏王朝以来,喀喇沁旗大地先后为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奚、契丹、汉、女真、蒙古诸民族领地。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中原有着密切联系,活动在旗境内的先民们弯弓跃马,指点江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据《诗经》《商公布玄鸟》及荀子《成相篇》载,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孙,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余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两岸。战国后期东胡族对燕国北境构成军事威胁,燕将秦开南沙败东胡,构筑长城,沿线设置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属右北平郡辖。
魏、晋两朝以后,鲜宇文部东造成建牙帐于紫蒙川。唐贞观年间,设饶东乐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属两府。公元916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国。耶律·阿保机吸收汉文化,拓展疆土,创契丹大小字,兴办农牧业,成为雄居北方的强大政权。旗内耶律·琮墓葬记载耶琮为耶律家庭中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在辽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内发现的辽代文物证明辽朝暑期农物业生产兴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农耕于野,工居于肆,商贾于市”的繁荣景象。
金国灭辽国后,战争频仍,经济衰退,旗内石泉沟古战场讲述着金戈铁马、血染青山的历史。元朝建立后,喀喇沁旗境属上都路辖区。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蔑(济拉玛)为后来迁居喀喇沁地区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刹龙泉寺记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间,一位姓张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从西域咸宁来到此地传播佛教,兴建寺庙。龙泉寺成为周边地区佛事活动的中心。
清朝对大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三年一会盟,各萨克旗独立执政,由清廷直接统辖。清廷对蒙旗王公贵族封官晋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萨克固鲁思奇布为贝勒,第三任萨克班达尔沙晋郡王,第八任萨克喇特纳锡第被清廷赐封亲王衔,地位显赫。十家公主陵虽然陵寝无存,但石牌坊仍告诉人们,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叶、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虽为清廷和亲政策但也为塞外蒙旗带来了手工业、建筑业、园艺种植等技术。为稳定边缰,清朝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后九次巡视喀喇沁地区。
辛亥革命成功后,喀喇沁右旗萨克贡桑诺尔布组建蒙古王公联合会并发表声明“诸王公赞成共和,同建民国”。民国年间喀喇沁地区属热河省管辖,东北沦陷时期为伪热河省辖区,抗日战争结束后,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并一直沿用至今。
阿克苏阿克苏系维吾尔语,意为“清澈的水”。汉朝时期,阿克苏为姑墨国地。隋、唐时期,为跋禄迦,亦称亟墨,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置姑墨州,隶属安西都护府。宋朝时期为西辽政权所辖。元、明时期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称为阿速。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派军平定准噶尔叛乱,将地名定为阿克苏。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在此设阿克苏办事大臣。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在阿克苏设善后总局。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以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置阿克苏分巡兵备道,以阿克苏置温宿直隶州。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并修建阿克苏新城,亦称汉称,新城为阿克苏道和温宿直隶州治所。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升温宿直隶州为府,市境为温宿府直辖,本府即今阿克苏市和阿瓦提县的范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4月,温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苏县,属阿克苏道。1949年以后新疆和平解放,隶属阿克苏专区、阿克苏地区。1956年将原县辖丙等市阿克苏市改设为阿克苏镇。1958年5月撤销温宿县,其行政区域并入阿克苏县。1962年恢复温宿县建制,将1958年合并于阿克苏县的原温宿县的行政区域从阿克苏县划出,归温宿县管辖。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克苏县,设立阿克苏市(县级)。1984年5月7日成立阿克苏市人民政府。1984年7月18日,撤销阿克苏镇,将原镇属的四个街道办事处升格为乡建置。1999年城区增设南城街道办事处。2000年,阿克苏市辖五个街道、两个镇、五个乡。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族阿苏克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阿苏克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阿克苏(今新疆阿克苏),以地为氏。后有维吾尔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suke H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