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1|人博卡病毒与塑型性支气管炎两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3 21: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22:45
小倍,绘本《揭秘呼吸道中的“捣蛋鬼”》的主人公之一,眼镜医生的得力助手,采用“基因检测-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快速准确地侦查出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真凶。在2023年,通过与眼镜医生的深入交流,我们将一同探索呼吸道中的捣蛋鬼,与新冠鉴别,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随着各地封控的结束,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检出情况发生了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博卡病毒,小倍在多家医院的重症患儿中发现了它的身影,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的比例一度高达4.2%。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博卡病毒的相关信息。
人博卡病毒,中文名博卡病毒,英文名bocavirus(BoV),属于细小病毒科,单链DNA病毒,形状为二十面体,大小为18-26纳米,无包膜。传播能力未知,活跃时间在秋冬季。捣蛋指数为★★。
人博卡病毒的传播途径尚不明确,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在动物中发现,2005年在人体内被发现,命名为人博卡病毒。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个病例,分别来自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的陈华杰医生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的秦道建医生,来进一步了解人博卡病毒与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关联。
病例(一):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陈杰华医生分享了一个案例,病例(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秦道建医生也提到了一个与塑型性支气管炎相关的案例。
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呼吸道急症,特点为气管支气管被树样管型或内生异物堵塞,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甚至肺不张。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由多种病原体引发,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博卡病毒等。
塑型性支气管炎分为两型:I型炎症管型和II型非细胞管型。I型炎症管型主要由大量炎性细胞和纤维素组成,常见于呼吸道感染;II型非细胞管型主要由黏液蛋白和纤维素组成,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
治疗方面,通常采取支气管镜取出塑型物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专业解读部分,了解人博卡病毒的更多知识。
海尔施基因的研发博士,参与编写《揭秘呼吸道中的“捣蛋鬼”》绘本,也是13项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的发明者,分享了关于人博卡病毒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文献知识。人博卡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的一个属,通过空气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喘息、腹泻等症状。
人博卡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显示,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和年龄人群中有所差异,感染率可达2-20%,高发季节为秋冬季,婴幼儿是高发人群。人博卡病毒与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但其致病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人博卡病毒的检查诊断包括临床检查和分子诊断,目前仅有13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和二代测序可以进行人博卡病毒检测。其他科研方法如电子显微镜观察、血清学方法、病毒培养等也在研究中。
人博卡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没有已知的抗病毒药物。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及在有症状的儿童中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总之,人博卡病毒与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关联在近年来得到了更多关注,了解这些病毒的特性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呼吸道中的“捣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