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8:30
《楞严经偈语》的石刻艺术展现了一系列独特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兼容性上。行书作为一种广泛包容的书体,能够巧妙融合篆法、魏法、隶法等不同笔法,同时兼容楷书的工整与草书的灵动。这种兼容性源于行书自身的灵活性和可塑性,使得行书作品形态多变,风格各异。蔡卞的《楞严经偈语》正是这种兼容性的典范,它巧妙地融合了楷、行、草三体,展现出独特的创新与个性,如“蝉蜕龙变”。
其次,行书的变幻无穷体现在其细节的丰富性上。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例,尽管只有“之”字这一单一字符,但因书家对笔画、线条、笔锋、点线以及姿态的精心处理,每个“之”字都独一无二,赋予了作品丰富的生命力。同样,《楞严经》中的“圆”、“通”、“获”、“觉”等字虽重复,但每一笔画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了字形的多样性和生动性,避免了单调,增添了艺术魅力。
《楞严经》石刻由四石组成,高皆39厘米。第一石宽163厘米,刻偈词41行,满行10字;第二石宽147厘米,刻偈语39行,满行10字;第三石宽158厘米,刻偈语42行,满行10字;第四石宽149厘米,刻偈语、题跋、题款36行,满行10字。凡刻文158行,字径皆3厘米,均为行书。其中最末4行题款为正书,字径约1.5厘米。 《楞严经》石刻,嵌在泰山灵岩寺御书阁下门洞外左右壁上。《灵岩志》称此石刻为“圆通经”,但据泰山碑刻专家姜丰荣考证,此石刻的内容为《首楞严经》中之部分偈语,是佛经中的颂词,以三言至七言以至多言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