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枫影业·杂谈|动作捕捉技术:打破次元壁的技术变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8 14: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8 16:19
近期,《阿凡达2:水之道》发布了4K IMAX版预告,该影片将于12月16日在北美上映,再次将观众带入潘多拉星的世界。这部电影的前作是动作捕捉技术与电影结合的典范,此后,动作捕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中,创造出众多生动的虚拟形象。
《阿凡达》
《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
《猩球崛起》系列
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简称MoCap),最初用于生物力学研究,在医学和体育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根据工作原理,动作捕捉技术可分为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光学式和惯性式几种类型,其中光学式和惯性式在影视和游戏产业中应用较为广泛。
今天,我们将详细介绍影视制作中常用的光学式和惯性式动作捕捉技术。
光学式动作捕捉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通过监视和跟踪目标上的特定光点来完成运动捕捉。在演员的身体关键部位(如关节、肘、胯部等)贴上特制的标志,相机连续拍摄表演者的动作,并通过分析处理图像序列上的标志点,得到其运动轨迹。
惯性式运动捕捉需要特制的传感器服装,无线传感器贴合在演员身上,通过通讯链路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上的追踪软件中,然后通过算法分析将人的运动转化为动作数据。
光学式动作捕捉在环境搭建上要求较高,拍摄范围受限,且在运动时可能因动作遮挡反光点。而惯性式动作捕捉对环境要求较低,活动范围更广,但偶尔会受到磁场影响。
价格方面,两种技术差别不大,选择方案时主要考虑摄人数。拍摄人数多时,惯性式动作捕捉更优;人数较少时,光学式动作捕捉效果更理想。
金色枫视效团队在接到项目时,首先进行剧本研讨,确立人物基础概念形态,并设计入门模型。然后,动作捕捉团队进行拍摄,为演员定制特制服装,摄像系统跟踪捕捉动作,软件记录处理标记在身上的跟踪点所产生的数据,并清理故障。最后,将数据定位到模型上,完成表演、调整、增加细节等工作。客户满意后,将特效结合渲染。
动作捕捉技术的出现,使电影后期制作工业迈出了巨大步伐,彻底实现了动作数字化,让虚拟形象更加生动,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