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全:“人民法院案例库”所有涉传销犯罪参考案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9 08: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08:09
一文看全:“人民法院案例库”所有涉传销犯罪参考案例
关键词:传销犯罪、立案追诉标准、犯罪主体、主从犯认定
2024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
人民法院案例库所收录的案例,是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包括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案例。
毫无疑问,这对各专业法律人士办案提供了更权威、规范、全面的指引。在司法实践中,以入库的同类案例作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及辩护工作的参考,对于促进统一裁判规则和尺度,避免同案不同判和冤假错案,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目前,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入选案例有3711件。其中,刑事案例达1453件(占比近40%),覆盖了常见罪名和多发案由。并且,入选的刑事案例以近五年的案件居多,保障了司法实务的时效性。
在当前版本的人民法院案例库中,以“传销”作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6起与传销犯罪相关的参考案例。
这6起参考案例,分别从传销犯罪的立案标准、传销犯罪主体的认定、传销犯罪的主从犯认定、涉虚拟货币投资行为的定性、涉传销项目投资人的定性、传销犯罪与集资诈骗罪竞合时的认定等六个角度,对传销刑事案件的定性问题给出了指引。
案例一:Z某、H某等涉传销、非法经营案。主要围绕传销行为与非法经营罪的界限,法院认为若存在真实的商品经营活动,则不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同时指出经营活动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管制行业时,也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案例二:W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案例讨论了传销犯罪主体的认定,法院指出传销犯罪具有“涉众型”特点,应根据参与者地位、作用科学划定打击对象范围,对起主要作用的首要分子给予刑事处罚,对于一般参与人员则通过行政处罚等方式处理。
案例三:S某、D某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案例聚焦于主从犯的认定,法院明确了在共同犯罪中未起发起、策划作用,仅在部分区域组织发展人员的行为人,可认定为从犯。
案例四:C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案例涉及了以平台提供虚拟货币增值服务为名的传销行为性质认定,法院指出此类行为应认定为传销,计算犯罪数额时不应扣除费用开支,传销参与人投入的资金应计入犯罪数额,并明确虚拟货币投资者的财产不予返还。
案例五:L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案例讨论了被告人投入资金发生损失不影响其行为性质的认定,法院指出其行为完全符合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认定标准,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案例六:C某、W某集资诈骗案。案例探讨了传销与集资诈骗罪的竞合,法院认定当同时构成两个罪名时,应按照处罚较重的集资诈骗罪进行定罪处罚。
以上6个案例,为实务中办理传销案件提供了重大指导意义。案例总结如下:
案例1:存在真实的商品经营活动的,不构成传销刑事犯罪;若经营活动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管制行业,则也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案例2:对于传销活动的一般参与者,不予刑事处罚。
案例3:在传销活动中,仅起组织发展人员作用的行为人,可认定为从犯。
案例4:涉传销的虚拟货币平台投资者的财产,即使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亦不予返还。
案例5:被告人因投资传销活动导致损失,不影响对其行为性质的认定,符合立案追诉标准的仍以传销犯罪论处。
案例6:当传销行为与集资诈骗罪构成要件同时具备时,应以处罚较重的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