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可以理发吗(清明的青海民俗有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9 08: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3:15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28个字的24节气歌表达了中国人对天时物候的朴素理解。作为24节气里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的合二为一,更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而在河湟地区,人们过清明节有些独特的风俗民俗,本期将带领各位读者走进河湟地区的清明节。
农耕文化的体现之一
“清明是我国24节气之一,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据青海本土作家贾文清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有了过清明节的习俗,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也有史料记载,清明节是由我国另一个民间节日——寒食节演变而来的。寒食节,顾名思义,就是不能生火,只吃冷食。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详细记载了旧时大户人家过寒食节的风俗习惯。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民间有很多说法,有说古人为了换新火而过寒食节的,也有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过寒食节的。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民间有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在河湟谷地乃至全国,春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在下种前,农民总要举行仪式祈求上苍风调雨顺,等秋后有个好收成。所以说,清明节是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它寄托了农民祈祷丰收的美好愿望。2006年,清明节民俗经*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杜牧曾在《七绝·清明》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作为唯一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清明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
河湟地区重视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古人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清明上坟祭祖的场面。《朱子家训》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可见,自古以来上坟扫墓被视作大事,各地皆然。
河湟谷地虽地处边远,但对上坟扫墓也非常重视。
青海人的清明节从春分过后就开始了,俗称“田社”,谚语云:“九尽十日为社”,青海民俗学者靳育德介绍,田社一般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左右,田社时,西宁(包括西宁)以西的湟中区、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的耕地尚未完全解冻,春耕尚未正式开始,而清明时这一带春耕大忙,故西宁及大通、湟源、湟中等地皆以田社上坟为习俗。西宁以东的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带,田社时正值春耕大忙季节,而到清明时春耕已毕,适逢农闲,所以那里以清明上坟为习俗,这一点和外地人只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还是有点区别的。
上坟扫墓是重要活动
“在河湟地区,上坟扫墓是个很重要的活动,为此整个家族都要提前商量,安排周到。有的家族认为姑娘女婿是亲戚,还要专门提上礼物去邀请。所以上坟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是一次团圆的节日,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本家亲戚,在这一天都到齐了。”贾文清说,到了上坟这天,家族中的男女老少从天南海北聚到祖先坟地,要为坟头添土,坟头大,预示着家族兴旺。西宁人有“新坟不过社”的说法,要提前上坟,在坟前要摆上大量的馒头、果品、肉食等祭品,点燃纸钱,族人按辈分依次跪拜行礼。
到了上坟的日子,以各家为单位,带着祭祀的用品和食物。传统的祭祀品是纸钱、香表、冥币、包袱,还有大馒头12个,清酒、米汤、奶茶、肉,到坟上烧过纸后,就点燃煤火,把各家带来的食物集中起来,放在火上烧热了吃。男人们猜拳行令,喝得痛快淋漓,女人们坐在一边聊家常,顺便拣点撒在坟头上的祭祀品,拍拍土就吃下去,据说吃了坟上的祭品是一件吉祥的事。
吃饱喝足,该下山了。临走前还要举行一个仪式,由族中长辈挑选几个比较整齐的馒头,上坟后还要滚馒头。有的在最老的坟头,有的在头一年的新坟头,由长者往下滚馒头,年轻人在下边呈半圆圈跪着。据说馒头滚到谁的怀里,新的一年谁就有好运气。
贾文清说:“上坟结束的下山途中,若遇上乞丐或者放羊娃,人们就会把馒头和剩菜全部给他们。因为这一天是祭祖的日子,也就是行善的日子,要让祖先看看,他的后代们也是乐善好施、积善行德的人。”所以在以前,祭祀品一般都在路上就施舍完了。
清明的独特风俗
除了以上风俗,旧时的青海人会在清明节时带孩子放风筝,谁的风筝放得越高就代表谁在接下来的生活里越顺利。“风筝飞到高处时,放风筝的人就要把线剪断,寓意就是让剪断的风筝把不好的都带走,以求吉利。”贾文清说。
青海有这样一句俗语“抿了水涝涝,阿奶再不老”。很早以前,青海人过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扫完墓回家后,女人们要在这一天洗头、理发。旧时的女人是不剪头发的,平常只是绾个纂儿。在这一天,把纂儿打开,由家中的妇女们互相帮着修饰、打理一下。熬一罐浓浓的胡麻水,抿到洗干净的头发上,再梳一个光光亮亮的髻子。发髻也有很多样式,比如元宝髻、朝阳髻、丹凤髻等等。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因为季节适宜,种下的树大多容易成活,故也有‘清明前后,种花栽树’的农谚。”贾文清说,在河湟地区,清明节还有种树、插柳的习惯,这里说的插柳不是种柳,而是像过端午节一样,把柳树插在房檐或门楣上。插柳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明插柳可以辟邪祈福。但如今,这些习俗也已经慢慢淡去。
清明剪头发好不好
1. 清明节不宜理发剃头,因为这一天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具有阴气较重的氛围。不仅小孩,大人也应避免在这一天理发。2. 传统观念认为,清明节、中元节等祭祀节日不宜理发剃头。过去,人们在葬礼前会剪发,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并且可能吸引鬼魂的注意。3. 在清明节,有一种说法是不宜遮挡额头,因为额头...
清明节可以理发么
1. 在清明节期间,通常没有特别的禁忌去理发或做头发,因此您完全可以安排剪发、烫发等服务。2. 古时候有一种观念,认为清明节理发时应避免头发覆盖额头,因为额头被视为人体的神灯所在,露出额头为佳。3. 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不宜拜访亲友,如果一定要探视,最好选择隔日进行。4. 通常避免在清明节这...
清明节可以理头发吗
1. 清明节期间,民众通常可以安排理发或美发活动。传统上,并无特别禁忌于清明节剪发或烫发,因此,选择在此时进行头发护理是可行的。2. 传统观念中,清明节理发时建议避免头发覆盖额头,认为额头是精神之灯所在,露额造型被认为更为吉利。3. 在清明节这一天,传统上不宜拜访亲友,若要探视,最好选择隔...
清明前后可以剪头发吗清明节有什么禁忌
1. 清明前后可以理发,因为传统习俗中并没有清明节不宜理发的说法。古人认为正月不宜理发,但清明已不在该期限内。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传统,建议遵循当地习惯。2. 清明节剪头发没有问题。一般而言,民间习俗中只有正月剪头发会有不好的寓意,其他时间并无影响,清明节自然可以剪头发。3. 清明节是我...
清明节可以理发吗?
1.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以纪念逝去的亲人。在民间传统中,清明节有忌讳剪头发的习俗。2. 这种忌讳源于清明节和中元节都被称为“鬼节”,是阴气较重的日子。在一些地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小孩在清明节理发可能会不适。3. 清明节理发被认为可能会吸引鬼魂的注意,...
清明节能理发吗?
1. 清明节剪头发没有特别的禁忌。通常认为,正月里剪发带来不利影响,但过了正月,就没有这样的说法。因此,清明节剪发是不受限制的。2. 清明节是鬼节,有些人认为阴气较重,因此建议携带吉祥物,避免夜间出行,并且建议不要遮盖额头,因为额头被认为是有神灯的地方,露出来可以保护自己。3. 在剪头发...
清明节能理发吗?
1. 清明节是传统的节日,民间有诸多习俗和禁忌,但对于剪头发这一日常活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2. 民间传统中,正月剪发可能带来不吉利的影响,但过了正月,这样的禁忌便不再适用。因此,清明节剪发并无不妥。3. 在剪发时,民间建议避免剪得太低,以免遮住额头。额头在传统中被认为是人的“神灯”,...
为什么清明节不可以理发?
1. 清明节剪头发的习俗在民间并没有特别的禁忌。2.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3. 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清明时节,大部分地区的寒冬已过,自然界生机勃勃。4. 民间关于清明节剪头发的说法并不多,一般来说,过了正月之后剪头发就没有特别的禁忌。5. 尽管如此...
清明能理发吗有什么说法吗
1. 清明节可以剪头发。传统上,民间认为正月里剪头发不吉利,但清明节并没有这样的说法。通常在4月初的清明节,是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时节,适合剪发更新形象。2. 清明节剪发习俗因地区而异。虽然普遍认为清明节可以剪发,但各地具体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因此还需参照当地的传统做法。3. 正月和农历...
清明节能剪头发吗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扫墓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穿上素服,戴上白色或黑色的丝带,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在这个节日期间,剪头发并不是禁忌,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1. 清明节剪头发的习俗:虽然清明节没有特定的理发习俗,但是剪头发本身是一个可以让人们保持整洁、焕发精神的活动。在这个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