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22:0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0:36
秦(前221——206年) 公元前221年,厚厚的中华帝国史翻开了崭新的第一页。 这一年,秦王嬴政扫灭六国,建立秦,定都咸阳。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 秦王朝实际上就是秦始皇嬴政一个人的王朝。 而嬴政在做始皇帝之前就是个有故事的人,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他的历史。 历史的偶然性往往比我们料想的要多得多。 嬴政的发迹史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本人是一桩史上最大的*投机活动的产物,他的崛起极具偶然性。 秦昭王四十年,秦国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秦太子死了。秦昭王立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一个儿子名叫“异人”,他在安国君这二十几个儿子中,无足轻重,所以被送到邯郸当“质子”——人质。 当时,最受安国君宠爱的女人叫做“华阳夫人”。但她没有能为安国君生出一个儿子来。对一个最受宠幸的嫔妃来说,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也在此时,阳翟大贾吕不韦突然对经商失去了兴趣,打算弃商从政。吕不韦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父亲说十倍。他又问:珠宝之利几倍?父亲说百倍。吕不韦又问:立国家之主几倍?他父亲答不上来。 这个打算做一本万利的买卖的吕不韦来到赵都邯郸,见了郁郁寡欢的异人,叹为奇货可居,于是就着手谋划。他策略的第一步是,取悦华阳夫人,让异人成为安国君的嫡嗣。虎落平阳的异人遇到大救星,当然巴不得,他便与吕不韦订下条约,说,事成之后,“当与共秦国”。于是,吕不韦决定冒险做一笔大买卖。他不惜血本,慨出千金,一半送给异人,令结宾客;还有一半自己带着,来到秦国,替异人打通关节。结果,有钱能使鬼推磨,收获来得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具体的细节从略,我们只要知道结果就够了:在吕不韦的运作之下,原为人质的秦异人,后来一步一步成为秦太子、再成为庄襄王,他的儿子嬴政当然就是秦太子,并很快继位为王。 如果那个独具慧眼的投机家吕不韦,当年在邯郸街上闲逛时,没有遇到落魄的秦异人,或者遇到了也不认为奇货可居,历史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历史当然没有如果,事实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注定就这样开场了。 嬴政建立的秦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作为始皇帝的嬴政,雄才大略,开国之初就开疆辟土,北逐匈奴,南征百越。 东南沿海一带总称“百越”,秦朝统一六国后,通过征伐、徙民,这些蛮荒之地全部纳入帝国版图。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把匈奴赶出阴山。为了一劳永逸,秦始皇还把原来燕赵秦的长城联接起来,筑成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古代的统计数字,总是令人狐疑,动辄伏尸百万、赏赐万金,也不知是真是假;但万里长城还真有万里——考古考出来的结论是:秦长城约5000公里。这比现存的明长城更往北,距离也更长。 从此,汉民族与塞外民族有了一条分界线。 秦朝开拓的疆土比战国七雄的国土加起来还要大,一些从来没有进入版图的边陲成为帝国的一部分,如河套、岭南。据史*载,秦朝的天下,东至大海,西至甘肃西部,北至鄂尔多斯草原,南则到了今天越南的中部。 中国由此有了核心的地理概念。 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帝国,还不是秦始皇最大的功勋;更重要的是,这个“千古一帝”还亲自为帝国创制了一系列制度。 在这方面,秦始皇非常有创意。几乎是在没有先例借鉴、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他一手创立了帝国所有的制度。之所以要加一个“几乎是”,这是因为,秦始皇从商鞅,韩非子那里受益匪浅。但必须看到,无论商鞅,还是韩非子,他们都没有提出过系统的*理论,更不要说设计蓝图了。*帝国的总设计师非秦始皇莫属。 秦始皇设计的这个全新制度最大的特色有两个:大一统天下,皇帝*。 大一统倒不是秦始皇的独家发明,它其实是儒、法、道共同的*理想,孔子编《春秋》,第一句就是“王正月”,《公羊传》从中看出微言大义,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但说归说,第一次把理想化为现实的是秦始皇。 大一统最坚强的*保证是,实行郡县制。 秦朝废除分封制,把秦国原来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全国。当时,天下划三十六郡(后来达到四十八郡),郡下设县,一直到乡、亭、里。郡县以上的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拿现代的话说就是,由地域关系替代了血缘关系,以官僚*替代了贵族*。 这个一统江山,很多东西都统一了。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形,乱七八糟的度量衡也统一了,连行也要求同伦。其中行同伦做的最糟糕,书同文做的最好。丞相李斯创制的小篆替代了六国奇形怪状的文字,后来狱吏程邈又把小篆园转的笔画拉平拉直,变成隶书。 文字的统一使以后的中国人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作用之大超过我们许多人的想象。 发明小篆的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生于贫寒之家,年轻时,曾在郡里当过掌管文书小吏。李斯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厕所中的老鼠又脏又臭,只能吃些脏东西,还时时受到惊吓。而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囤积的粮食,住的是大屋子,不怕风雨,也不用担心惊扰,所以长得又肥又大。李斯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成功与否,就如同老鼠一样,完全看他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这个著名的结论,其实是一种最早的“成功学”理论,李斯本人就是这个理论的实践者。 渴望成功的李斯先拜荀子为师,后又投到吕不韦的门下,最后如愿以偿坐上了大秦宰相的高位,成了一只仓鼠中的硕鼠。 后来李斯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市。临死前,李斯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可惜,后来的人只记得他前面说的话,忘记了他最后的遗言。 秦朝的经济*也很有创意,叫做:“上农除末”,这四个字被秦始皇东巡时,刻在琅琊台记功碑上,作为国策。上农,就是鼓励农业、手工业,除末,就是排斥商业、以及与农无关的行当。在秦朝,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市籍,是入了另册的人,受到官府的歧视,被经常赶去戍边。 这个重农抑商的国策,在当时是非常管用的*,它奠定了大一统王朝的经济基础。但后世帝王不晓得与时俱进,依然奉行不渝,把秦朝的国策当作我朝的国策,抑商抑了一两千年,这就怪不得始作俑者的秦始皇了。 还可以再多说两句。 秦始皇的“上农除末”国策也不是凭空而来,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春秋时代,孔子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最早明确提出“重农抑商”*的是商鞅,他认为务农的人和商人比最大的优点是“朴”,“朴”就是安心务农、不生奸心,更重要的是听话,肯为国家出力。而商人则唯利是图,而且不好管理。到战国末期,韩非子更进了一步,他把农商明确分为为“本”与“末”。并把“商工之民”,作为祸国殃民的“五蠹”之一,奉劝君主除之而后快。 法家的话,秦始皇是最容易听进去的。 如果说,大一统还有些历史源流,那么,皇帝*的发明权必须完全记在秦始皇的名下。 秦始皇为秦朝设计的架构是,皇帝高高在上,独断朝纲,下设三公九卿,完全听命于皇帝。 当时的三公是丞相、御史、太尉,三公之间相互制约,便于皇帝集权于一身。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宗正、少府。这些官僚都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史记61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说到了要害处。秦朝这个架构名称、细节各朝虽有不同,比如唐朝把丞相改为宰相,明朝还撤掉宰相,但核心框架从来没有变过,总是家天下,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为了突出皇帝的无比尊荣,秦始皇想出了一整套方法。包括怎么称呼,都一一定下了规矩。过去一国之主,多称为君、王,也有称帝的,秦始皇别出心裁,把古代传说中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发明了“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尊称。同时,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等。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写到皇帝这样的字句,要另起一行、顶头书写,不许乱来。可以想象,秦始皇为了*制度考虑得有多么细致入微。 秦始皇设计的这些制度几乎都成了后世的范本,被几千年的皇帝抄袭、沿用。连自称“朕”,后世的皇帝们都沿用千年懒得再换。 中国很多东西都“源远流长”,好东西也源远流长,坏东西也源远流长。 历史往往开玩笑,秦始皇无意留下来的,千年不易;想留下来的,却转眼即逝。他自称始皇帝,企望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事实上,秦却是倒数第二的最短命王朝,只比14年的王莽新朝多一年。以至于后世皇帝觉得晦气,再也不用一世二世来命名。但也可以换个说法,后世的皇帝都是秦N世,包括袁世凯。他们都是中华帝国的*者,衣钵一脉相承,没有本质区别。秦始皇的话虽不中亦不远矣。 为什么秦始皇会创立如此集权的*制度?这个问题应该好好研究,不能用一句“历史的必然”轻轻带过。 统一天下也许可以勉强说是历史的必然,但皇帝*可不能说中国只能这样、必然如此。读过世界史的人知道,既然人家有其他的做法,我们当然也有可能做别的选择。但吊诡的是,事实上,在中国,自秦以降,以后皇帝治国就没有考虑过*以外的其他办法。而且,好像也没有听说过其他人对此提出过什么别的建议。儒家也没有不同意见,他们无非是建议皇帝要“仁慈”一点而已。 总之,自秦以降,治国平天下就只有“家天下”这唯一正确的选择。对此,稍微有一些历史眼光的都不能不感到奇怪。 *这种制度如果遇到强人,作用十分了得。它可以让统治者放开手脚、如虎添翼,几乎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情。第一个秦始皇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强人。他精力充沛,极为勤政,他每天要批阅的文件有固定的重量……天下大事,莫不在他的股掌之间。 但它的弊端和它的优点一样突出,当然也多得多。 无论*历史多么源远流长,家天下的致命缺陷在一开始就显露出来了。这个致命缺陷就是,权力移交不能和平进行,往往伴随流血、阴谋。这是因为*制度下的皇权至高无上,而且不可分割。 秦一世刚死,二世就出了问题。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第五次巡游途中。但他的死讯被秘而不发,他的遗诏也被篡改。在赵高、李斯的密谋之下,本当继位的长子扶苏被勒令自杀,次子胡亥成为二世。史称“沙丘政变”。 这个二世有秦始皇的暴戾但没有他的雄才大略。胡亥一当皇帝就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杀了个精光,还把后宫无子的宫女统统活埋为秦始皇殉葬。他最大的政绩就是完成了秦始皇的未竟事业——修筑始皇陵。 今天人们还记得胡亥,只是因为他是“指鹿为马”这个故事的当事人。 据《史记》说,太监出身的丞相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想出了一个妙主意。他在上朝时命人牵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并对皇帝说,臣恭献一匹好马给皇上。秦二世糊涂了,说,这不是鹿吗?赵高便转身问各位大臣,你们说说这是马还是鹿?结果,有的人说是马,有的人说是鹿。 后来,那些胆敢说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赵高指鹿为马倒不是颠倒黑白,而是测试人的忠诚度,至于这试金石是一只鹿还是一种理论并没有什么区别。 秦的短命可能还不是因为秦二世太脓包。*这种制度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优点:它有时可以自行运转。*制度运行了两千多年,才寿终正寝可不是毫无来由。因此,即使遇到脓包,王朝也不一定就立即完蛋。后世有许多皇帝比秦二世还要脓包得多,但并没有二世而亡,例子后面我们将不时地看到。 秦的短命,只因为它是“暴秦”。 在*王朝,皇帝的性格就是王朝的特点。嬴政“少恩而虎狼心”,因此秦朝也以残暴闻名于后世。 秦始皇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对法家的那一套感兴趣,他读了韩非子的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死不恨矣”,并把韩非子接到秦国,就近受教。虽然韩非子因为李斯的嫉恨,不得善终,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国开花结果。其中一朵恶之花就是:秦朝以严刑峻法著称于世。《汉书》用了八个字来形容:“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秦律》早已佚失。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代竹简一千余支,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及文书,不仅细致,而且严苛,光死刑就有十二种之多,如:弃市、腰斩、车裂、枭首、釜烹……不一而足。 秦始皇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他修驰道,凿灵渠,建阿房宫,筑长城。这里面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但代价极为惨重。据称,秦当时全国人口不过2000万人,而每年征发的徭不下200万人。“君不见长城下,古来白骨相撑柱”,恐怕不是诗人的夸张。 秦始皇大约也相信“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秦朝交通建设很有成就。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从《汉书61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棵树。直道从咸阳到九原郡(现包头附近)。全部用黄土夯实,全长736公里。在淳化县发现的道路遗址真的宽到60米。 秦始皇晚年虽热衷于寻找长生不老药,但他还是知道,皇帝也是要死的。他活着的时候就着手在骊山建造陵墓。由于工程太浩大,他死的时候还没有完工。 骊山陵究竟如何美轮美奂?目前我们只能从《史记》中间接听说个大概(“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人鱼膏为烛……”),但陵墓的外围——兵马俑却在村民修水利时意外见了天日。在行家看来,极为稀奇的倒不是兵马俑阵势的庞大,而是8000多个兵马俑居然个个神态各异,衣服五颜六色、发型千姿百态,没有一个雷同。为什么如此不厌其烦?似乎那些*建造它们的人知道自己在制作必将流芳百世的艺术品。 那些艺术家没有留下姓名,功劳都记在了暴君的头上。秦始皇无意中为世界创造了第八大奇迹,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旅游资源。 在秦始皇的*中,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坏处的是以下两件事。 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与众臣宴会,博士齐人淳于越提意见说,应该学习古代搞“分封制”,“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李斯驳斥了“师古”之言,认为这都是书读多了的缘故,他建议秦始皇烧书。秦始皇从恶如流,遂下令焚书,“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秦史书、及医、筮、种树之书。而且规定,令下三十日不烧者,“黥为城旦”,官吏知情不报者同罪。焚书令里面最毛骨悚然的一句是:以古非今者,族灭。 这一把秦火不知有多少书籍化为灰烬。在博士官府留下的唯一一套经书百家语,后来还被项羽付之一炬,烧个精光。 一年之后,公元前212年,一些方士和儒生对秦始皇进行议论、诽谤。于是秦始皇下令追查,并亲自圈定四百六十余人,在咸阳活埋。 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 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统江山、一统思想。禁止异端、惩罚思想犯罪自此谬种流传,成了此后*帝王的看家本领。 焚书坑儒是一场文化浩劫,也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但不会马上就看到副作用。烧掉书,埋掉几百个书生,对秦帝国并无大碍;真正葬送秦王朝的是揭竿而起的兵卒。唐人章碣说得好,“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书烧掉没什么用,铸剑为犁也没有用。 当年,秦始皇为了防止造反,收集天下兵器,熔化后铸造成十二个金人,放在咸阳宫中,但他没想到,造反的人可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期”。 前209年,渔阳守备军的屯长陈胜、吴广,带领兵卒到渔阳戍边,他们行至大泽乡,由于中途遇雨受阻,不可能按期到达——按秦律这是当斩的死罪。当此时也,陈胜登高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九百个戍卒一呼百应。他们推陈胜、吴广为领袖,以张楚为号,竖起了武装反抗暴秦的旗帜。 张楚是历史上第一个起义军的国号。从此之后,几乎所有的起义、*、叛乱都是为了改朝换代,自己做皇帝,没有例外。 有时帝国王朝,看似庞然大物,但经不起一点折腾。比如,秦末,一两个好汉突然性起,打出几点火星,一场燎原大火就这么点燃了。张楚大军开始时势如破竹,曾一度打到咸阳附近。 秦二世从杀声中惊醒过来,他把修骊山墓的数十万刑徒武装起来,派少府章邯为将,*造反队伍。虽天下苦秦久矣,但章邯的秦军还是把陈胜吴广的队伍打垮了。陈胜被自己的车夫所杀。 首义者陈胜吴广虽被扑灭,但此时的秦王朝就像一个干草垛,一旦有火苗,便不可收拾。此时,放眼天下,抗秦起义已成燎原之势。在兵荒马乱之中,项羽、刘邦成为最有可能问鼎中原的双雄。 楚国将门之后项羽和他叔叔项梁在江东率八千弟子,汇聚“张楚”旗帜下,举兵反秦。 早在项羽之前,沛县亭长刘邦,也混进*队伍,本来是浑水摸鱼,谁也没想到,强秦的天下被他摸入怀中——此是后话。 当秦朝大地狼烟四起的时候,秦宫更是乌烟瘴气。胡亥杀李斯,赵高杀胡亥,子婴杀赵高,弄得一塌糊涂。而在宫墙之外,巨鹿之战正酣。项羽率领5万楚军同秦将章邯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决战。项羽军破釜沉舟,以少胜多,重创秦军,项羽一战成名。 巨鹿一战后,章邯率二十万秦军向项羽投降,秦朝彻底没指望了。 当刘邦攻入咸阳,已称秦王的子婴素车白马出降。“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秦王朝就这么说没了就没了,一声叹息都没有。这是公元前206年的冬天,离秦始皇当皇帝只有15年。 但从此,一统江山、家天下成了历代帝王梦。这个千秋大梦直到二十世纪初袁世凯还在做。 秦失其鹿,但最终问鼎的人是谁还没有定下来。 当年,看到秦始皇的不可一世,刘邦、项羽都说过大话。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此矣”,项羽说的是,“彼可取而代之也”。谁能梦想成真呢?历史翻到了楚汉相争这一页。 历史往往比戏剧还戏剧。鸿门宴就是精彩一出。 当时,项羽40万大军驻扎鸿门,与驻扎灞上的10万刘邦大军遥相对峙。这是大戏上演的大背景。拿张良的话说,一场“刀俎与鱼肉的对话”即将开始。 项羽摆开鸿门宴。去还是不去?这是刘邦的问题;杀还是不杀?这是项羽的问题。刘邦的问题回答得很好,处于下风的刘邦听从张良建议,冒死亲赴鸿门宴。但项羽的问题回答得就莫名其妙了。读过《史记61项羽本纪》的人可能都很奇怪:叱咤风云的项羽怎么会如此妇人之仁?连他尊为亚父的谋士范增的话也不听。范增态度坚决,认为“好酒及色”的刘邦进入咸阳,居然不染后宫,秋毫无犯,说明此人有野心哪。他在宴会上三次举起玉玦,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不知为什么,剑拔弩张之下,项羽就是没有听从范增的话,放了刘邦一马。刘邦借上厕所之机,溜掉了。 这一溜,等于放虎归山,楚汉相争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 鸿门宴之后的项羽并没有感到任何危机,他一把火烧掉咸阳,杀掉秦王子婴,就裂土剖疆封起王来,他自封西楚霸王——如果项羽真的得了江山,中国很可能又回到诸侯列国时代去了。 他封刘邦为汉王,但要他入蜀为王。刘邦只得去,但时隔不久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折回来了;他可不想只当汉王。 暗度陈仓回来之后的刘邦就和项羽争起天下来了。楚汉相争的,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余,争来争去,争到前204年,刘项议和,以鸿沟为界,划沟而治,西为汉,东为楚。思乡心切的项羽引兵东归,一厢情愿地做他的西楚霸王去了。 但刘邦还是不肯善罢甘休。前202年底,刘邦围楚军于垓下。在四面楚歌之中,西楚霸王率八百骑突围,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自刎乌江。 至此,四年的楚汉相争分出了胜负。 项羽自刎时说了一句话,“此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他至死也没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项羽没有想明白的事,后人一直替他在想。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但对西楚霸王这个失败者,后人一直给予很大的同情;更多的原因其实不是因为项羽多么豪杰,可能认为赢了他的对手是个小人。项羽要煮刘邦的老子,刘邦说“幸分一杯羹”,典型的无赖嘴脸。“好酒及色”,身为汉代的司马迁也不得不这么写这个开国皇帝。 这四个字,说明那时候的即使是御用的史官还坚持“秉笔直书”的传统,也说明汉朝的皇帝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但不管怎么说,楚汉相争这一页翻过去之后,后来争天下的故事就再也没有这么可歌可泣了。 2011-7-17 2011-9-23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0:37
还可以阿,我买的时候都是参的的那个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