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22: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2:18
以音乐创作为职业的李宗盛,曾把匠心带入到新百伦的一支广告中,令受众的我们心悦诚服,赞叹不已。两年后的今天,李宗盛再度执笔,把大半生的人生领悟,呈现到新百伦12分钟的广告片里,且不出意外地,再次成为病毒式广告视频,流传在网络。
当我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这支广告,我的内心是欣喜的。在国内,能够拍出这么富有营养价值的广告片,实属罕见。因为它饱满的情感,让商业味道变得清新;因为它质感的人文,让品牌故事更耐人寻味;也因为文学与音乐的交相辉映,让这支广告像艺术作品般深刻隽永。
正如李宗盛在片中所说:“音乐人真心想要的,是像文学前辈那样,经历蕉风椰雨洗礼之后,去到一个让人看得见的地方。”因此在李宗盛的音乐作品中,以及这支商业广告片里,被洗练过的词句,总是隐匿着文学的身影。
▌ 像散文一样的独白——致匠心
(我臆想中的李宗盛)
从青葱少年,到如陈酒般的男人,失去的是青春,得到的是皱纹。镜片后的眼睛,接收的信息大多属于平淡无奇。后来,我试图从平淡的里层,提取一些值得玩味的东西,换算成一个名词叫做制琴师。
吉他的声音,偶然溜进我的耳鼓,和弦来回涤荡着,唤醒了一个少年对梦想的缱绻。纵使无缘踏进所谓的音乐学府,吉他依旧流动在我的血液中,就像电影《八月迷情》里的少年一样,天生的灵感,让吉他成为灵魂伴侣,抚慰我内心所有的不安和沮丧。
我钟爱的吉他,大多出身于西方世界,即便是东方工厂制造,人们也总习惯贴上西方的标签,人们也总是优先选择贴着西方标签的产品。既然中国人能够创作那么多优质的原创歌曲,为何不能制造出有口皆碑的自己的吉他品牌!
一个决定,意味着要有决心。我放下其它一切事物,用执行力把自己转换为制琴师。说执行力,是因为这是一门手艺活儿,不亲身前往加拿大探访深山里的制琴大师,不亲手*木料的质地,不专心学习每一道工序的设计,是不能被称之为制琴师的。
所谓匠心独运,是把心态与工艺合二为一。纯粹的手工吉他,其木料有生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温度里经过你的手,质感都会不同。
匠心对手艺人的“折磨”,只有真正做起手艺人才能体会得到。就像文学大师那样,沉下心,伏案执笔,在脉络与纹理中抽丝剥茧,赋予文字于生命。
▌ 像小说一样的构思——每一步都算数
(我臆想中的李宗盛)
几十年过去,我在不同城市走走停停,道听途说,谱写成歌,而今忆来,恍若隔世。
我选择漂洋过海,不只是来看一眼东京,就像南方的姑娘选择北漂,不只是为看一眼天安门。我在居酒屋、电车、山手通之间游走着,找寻离家出走的灵感。
闯荡的日子,大概都是如此,一边思谋着生活中的各项支出,一边应允着亲朋良友的嘱咐,如按时睡觉,好好吃饭,但我的青春失信了这项最美的应允。
远行温哥华,让我看到从前的自己,在身份的窠臼中聆听钟声;也让我现在的自己,重新定义了梦想。
驻足香港,留下隽永的词曲,供给行色匆匆的路人,在浮光掠影的情感中,聊以慰藉。
体会吉隆坡,发觉那些聚集于此的年轻华人,正在华语音乐这条道路上,前赴后继,直到登上舞台的*。
连接台北,是故土的情结,亦是最初的梦想。躺在熟悉的床上,耳畔飘来一曲《凡人歌》,突然领悟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广告需要创意,也需要文艺。李宗盛这支广告,包含了故事脚本的创意,也融合了人文情怀的文艺,并在最后引人入胜的阶段,无缝嵌入新百伦的品牌理念,这是整个广告的点睛之笔,也是品牌营销的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