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釜底抽薪"是怎样来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6:5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5:09
古时有句谚语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釜是做饭的锅,薪是烧饭用的柴火,当满锅沸腾的时候,要想不让锅里的水呀粥呀漫溢出来,恐怕没有比抽出锅底的柴火再好的办法了。这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常识,而这个常识的意蕴却是丰富而深邃的。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曹操深知自己军粮不足,长久相持下去,一旦缺粮,全军将不战而败,袁绍之所以猖狂,就是仗恃粮饷充足。
这时,曹操少年时的同学许攸来到曹营投奔曹操。许攸原本在袁绍军中当谋士,曾多次建议袁绍趁曹军主力在官渡时,可派轻骑去袭取许昌,而袁绍不听。许攸见袁绍刚愎自用,多次坐失良机,便知他大势已去。恰好这时许攸家里的人犯法,被袁绍拘捕起来,有可能株连到他,于是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当时已上床睡了,听说“许攸来访”,高兴得鞋也顾不上穿,赤脚迎了出去。因为曹操知道许攸本来是袁营中的谋士,了解袁营粮草情况,所以一见面,曹操就情不自禁地说:“子卿(许攸别号)远道而来,吾大计可成矣!”
果然,许攸一坐下,就单刀直入地提出:“袁军势众,你打算怎么办?你目前还有多少粮?”曹操撒谎说“可支持一年”,见许攸不信,又说“可支持半年”,许攸仍不信。最后才不得不说实话:“只够一月了。”这时许攸就将袁军在乌巢存粮的情况向曹操说了出来。并建议:“轻骑偷袭乌巢,来他个‘釜底抽薪’。”
这一下正中曹操下怀,立即以曹洪、荀攸防守官渡大营,曹操亲带五千轻骑,打着袁军旗号,人含草,马衔环,每人手中带上一把干柴,兼程急走,从间道直奔乌巢。路途中虽然也曾碰上袁军的巡哨,因为曹操所带的五千人,冒充袁军,居然骗过敌人的耳目,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曹操立即下令将粮囤围住,放起火来,霎时间,只见烟雾腾空,火光四起,袁军不知所措,慌作一团,守粮官还分辨不出是怎么回事。最后看到有的士卒虽像袁军,但并不救火,才知这支奇特的部队,原来是曹军。守粮官淳于琼一面差人向袁绍大营报告,请求救援,一面拼死组织反扑。曹操五千精兵奋勇冲杀,打得袁军大败,迫使其退回本营,眼睁睁看着粮囤全数烧掉。
曹操用这一“釜底抽薪”之计,烧毁了袁军的物质基础——军粮,令袁军军心不稳,上下动摇。曹操见袁军大势已去,集中全军出击袁绍。袁军大败,四散溃逃,从此袁氏家族一蹶不振。
唐代的李愬铲除军阀吴元济,用的也是釜底抽薪之计。他做的这个局更加精彩而富有层次。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派生出一个新的既得利益集团,那便是雄踞四面八方的节度使们。他们拥兵自重,俨然成为外朝天子,陈兵对抗朝廷。吴元济的叛乱,便是其中一例。
唐代的藩镇大多行伍小卒出身,文化素质极差,道德观念全无,根本不知政治为何物,只知肆意掠夺,尽情挥霍,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强盗而已。辖下之民,有志之士全离开故土,赴京师寻找出路;沉淀下来的文士秀才,“生年二十,未知古有人曰周公、孔夫子者。击球饮酒,射马走兔,语言习尚,无非攻守战斗之事。”直到淮西平乱之后,河北民俗犹称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纲常之败坏,道德之颓丧,比起五胡乱华的北朝,实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深陷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节度使们“拥励卒,自署吏,不贡赋,结婚姻,相联结”,与朝廷对抗却是一致的。
所以,李愬部下的十万藩镇之兵与吴元济的十万淮西军,非但势均力敌,而且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种形势下,运筹不失者胜,抚御有方者胜。光知猛冲猛打是不济其事的。
李愬在与吴元济直接开战之初,先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一些城池,先声夺人,他这样做,意在震慑叛军,使更多的叛军投诚,这等于挖吴元济的墙角,这一“釜底抽薪”的策略,正是合时宜的克敌致胜的法宝,妙在“化敌为我”。
对已经投诚的将士,如李佑等人,李愬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委以重用。这是“釜底抽薪”总策略能否实施下去的关键。李愬对淮西降将的尊重与重用,曾一度引起军中将士嫉妒,并由此派生出诸多疑虑与不满,隐伏着某种危机。而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赢来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这些城池必须分兵驻守,光靠朝廷兵驻守,就没有机动部队打仗了,大势所趋,不重用投诚的将士共守是不利的。
为了消除军内的妒忌,李愬绕了一圈,押送李佑赴京请罪,同时又上疏请求皇帝赐还,并请来了圣旨以镇抚部下,使“釜底抽薪”得以继续运作。
但胜利来得太快,取下太多敌城,也有问题。当取下吴房时,问题来了:如果朝廷军分兵驻守吴房,机动兵力显然比吴元济的淮西兵少;而如果放弃吴房,让吴元济分兵驻守,便可削弱淮西军的兵力。这是一着奇招,将地送还敌人以分敌人之兵,然后再以优势兵力削弱敌人有生力量。这是“釜底抽薪”的另一种妙用。
李愬以“釜底抽薪”之策,终于平定了淮西,于是四方藩镇相率归命,出现了宪宗元和年间所谓的中兴局面。
如果对手的实力太强大,就不要直接与他硬碰硬。可以先把对手的根基挖空,或者集中全力攻其要害,这样,他的大厦自然崩溃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5:06
词 目 釜底抽薪
发 音 fǔ dǐ chōu xīn
释 义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 处 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示 例 如今有个道理,是“~”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成语釜底抽薪是用什么
“釜底抽薪”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成语“釜底抽薪”的意思是,从锅底下抽去熊熊燃烧的柴火,才能使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典故出处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
成语釜底抽薪用了什么原理蚂蚁庄园
“釜底抽薪”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成语“釜底抽薪”的意思是,从锅底下抽去熊熊燃烧的柴火,才能使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烧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
釜底抽薪成语是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中国古代的兵法书籍《孙子兵法》。它描述了一种特殊的战略手段,即在战斗中将敌人的粮食、草料等必需品烧毁,以使敌人无法继续作战。这种手段被比喻为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源着手,彻底消除问题的根因。2.釜底抽薪的含义 釜底抽薪意味着通过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语釜底抽薪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釜底抽薪成语典故
1、成语釜底抽薪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2、成语“釜底抽薪”的意思是,从锅底下抽去熊熊燃烧的柴火,才能使水停止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典故出自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3、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 ,在《三十六计》位列第十九计。釜底抽薪这个成语说的是水在沸腾时要吸热的物理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釜底抽薪把釜底的燃烧物体薪抽出。沸腾的液体就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液体温度就会降低,低于液体的沸点,液体也就不能沸腾了。
釜底抽薪成语故事
釜底抽薪的意思就是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典故就是袁绍低估了曹操的实力,以为自己一定会拿下这座城市,可他没有想到曹操会想到要烧毁粮草,来断了敌方的根本。所以要想解决一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出发,如果一件事情一直拖着不去解决,或者忽略,下次它再次来临时,你会...
成语釜底抽薪
成语釜底抽薪的薪指的是柴火;薪水;姓。釜底抽薪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釜底抽薪指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使其无法加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做任何事情,首先是要认清、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成语告诉人们,“扬水”式的“止沸”,只是一种...
釜底抽薪意思
釜底抽薪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成语,出自《战策策》中的故事,指采取强有力的手段,肉眼可见地破坏或削弱对方的重要资源或根本基础,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釜底抽薪”一词源自于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典型策略,即攻打敌人的根据地,摧毁敌人的后方,使其失去后勤保障一气低落,以获得战争胜利的目的。
釜底抽薪典故
他指出对侯景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必须抽薪止沸,剪草除根。然而梁武帝没有接受这一劝告。后来侯景果然又叛变了梁朝。釜:炊事用具,即锅。薪:柴草。这个成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出自《三十六计》第十九计,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原来的典故是什么故事?
釜底抽薪这个成语意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源自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的故事。齐景公担忧鲁国在孔子等贤臣的治理下日渐强大,于是采纳了黎弥的计谋,通过献美女给鲁定公,导致鲁国君臣沉迷于享乐,疏于政务。孔子因此带领弟子们离开鲁国,显示出这一策略的“抽薪”效果。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釜底抽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