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2: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8:17
案例分享:56岁的李先生前阵子因“排便不规律,排便次数多,但排便量很少”到傅主任门诊就诊。在傅主任亲自为李先生行肠镜检查后,发现直肠里长了一个“大瘤子”,于是在“大瘤子”表面取了一块活检送病理科明确诊断。几天后,拿到病理报告的李先生看到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不是肠癌,松了口气,高兴地去找傅主任复诊,万万没想到,傅主任看到报告后说:“根据这个结果以及我在肠镜下看到的瘤子形态,可能是大肠癌,建议手术,或重新进行肠镜检查评估能否完整切除瘤子后,拟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这倒让李先生犯迷糊了——为什么结肠镜活检病理报告是“上皮内瘤变”,而医生却说是大肠癌建议开刀呢?
大肠上皮内瘤变
1、大肠肠壁分为几层?
想要看明白肠镜报告上的“上皮内瘤变”,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第一个问题——“大肠肠壁分为哪几层?”为什么要认识肠壁的分层呢?因为简单地来讲,如果肿瘤细胞局限于粘膜层内,则称为“上皮内瘤变”;换句话说,若肿瘤细胞突破粘膜层到达粘膜下层,则称为“大肠癌”。
下面,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肠壁分几层?
4层
由里向外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及浆膜层。而粘膜层由内向外又可以分为三层:粘膜上皮层、粘膜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可简单了解)
2、什么是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0年提出的,应用在大肠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的一个新名词。正如上文为大家介绍的,上皮内瘤变是指:肿瘤细胞局限于粘膜层内。需要提醒大家关注的是,按照病理学的依据,上皮内瘤变属于大肠的良性肿瘤。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上皮内瘤变的肿瘤细胞局限于粘膜层内的,但由于粘膜层内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就如同肿瘤细胞缺少了逃出去的管道,所以不会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属于良性肿瘤;
同样的道理,而当肿瘤细胞突破粘膜层到达粘膜下层时,由于粘膜下层有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就有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属于恶性肿瘤,也就是说形成大肠癌了。
大肠癌发生的过程上皮内瘤变和大肠癌的区别在于肿瘤细胞是否突破粘膜层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临床医师见癌就开刀,导致过度治疗,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减轻病人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以免“闻癌色变”。
3、为什么需要手术?
为什么结肠镜活检病理报告是上皮内瘤变,而医生却说是大肠癌,需要开刀?能否开刀取决于肠镜报告上的“上皮内瘤变”真的准确么?
“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病理诊断,是否准确应当分为两种情况:100准确:若送检查的标本是“完整切除标本”,也就是“把整个瘤子在肠镜下切下来送检”,那么诊断基本上是100准确。非100准确:若送检查的标本是“肠镜下取出的部分标本”,也就是“从瘤子的表面抓取几小块送检”,那诊断就不是那么准确了。事实上,有很多外观看起来非常典型的大肠癌,而肠镜活检病理报告却是“上皮内瘤变”。研究表明,术前结肠镜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术后证实有40-90的可能为大肠癌。
为什么报告上的“上皮内瘤变”,事实上却是“大肠癌”呢?
1、活检组织太小
肠镜活检使用的活检钳非常小,从肿瘤中夹取一小块“比芝麻粒还小”的组织。因此,有可能不包含癌组织,病理检查找不到癌细胞,便只能诊断“上皮内瘤变”。
2、肿瘤在持续变化
“瘤子”癌变本身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或者称为“先变大,后变坏”的过程。“坏的部分”最开始出现时“很小”,而且常从瘤子中心开始长,因此,病理活检有时不能取到癌肿组织。
3、肿瘤细胞
“遮住了”肠壁分层在抓取的小块瘤子组织中,肿瘤细胞可能破坏粘膜肌层(粘膜层的最后一道防线),使原来的肠壁分层“由清晰变为模糊”。因此,这导致病理科医师无法判断肿瘤是否穿越了粘膜肌层,从而只能做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这样的诊断。所以,根据肠镜报告上,活检标本诊断的“上皮内瘤变”,很大部分为大肠癌,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若肿瘤具有提示恶性的大体特征(即“瘤子”看起来像恶性肿瘤),比如“体积较大(2cm)、无蒂、表面有溃疡出血、质硬”等表现,应当高度怀疑大肠癌,防止误诊为良性,从而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