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4: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20:43
佛昙镇的历史变迁可追溯至宋代,当时属于嘉宾乡,其中常乐、钦贤2里各有其管辖区域。到了明代,该地被划分为十七都和二十三都。清代时期,十七都和二十三都的划分得以沿袭。清初顺治年间,在十七都设置了7个保,其中赤水保后来归属赤湖镇,后溪、官塘、赵家城3保则归入湖西乡,石门上和石门下2保则成为了佛昙镇的一部分。康熙三十九年,保甲制度进行了重新编定,增加了石溪1保,即现在的南山茶果场,石门上保涵盖了今天的石门、新安等地,石门下保则管辖园东、石埕等地。
宋代整美(井尾)设有巡检司,明代改为边防机构,清时被裁撤。道光十年,县丞被调驻并建立了佛潭桥县丞署。民国时期,佛昙镇区域有所调整,最初划分为外东区,后改为第五自治区和第三区,区公所设在佛昙。民国29年设立佛昙镇,辖15个保,直至民国33年,这些保被合并为12个,其中一部分归属赤湖乡和前坪乡。1949年,佛昙镇的区域和人口情况有了明确的记录。
新中国初期,佛昙一带被划为第五区,佛昙镇开始发展并管辖多个乡。1955年,改称为佛昙区,乡的划分有所调整。1958年成立佛昙公社,下设多个生产大队。1961年,撤销管理区,佛昙公社被分为三个公社。1964年,文安公社并入佛昙公社,佛昙镇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1984年,佛昙公社升级为佛昙镇,大队改为行政村。1987年,从佛昙镇分离出部分村设立马坪乡。至此,佛昙镇的行政村达到了20个,总面积为60.9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3万人。
佛昙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因芙蓉山下从前有一口清潭,映现山顶一块状如佛头的天然岩石,称佛潭,以至成为地名。横跨在鸿儒江上的桥梁称佛潭桥,以后桥名又成为地名。早在唐代,“开漳”刺史陈元光已经写下壮丽诗篇《晓发佛潭桥》,当时陈元光奏准设立漳州和漳浦县,立行台于四境,其中东行台设在漳浦县佛潭桥。自唐至清朝,官方的文书、地方志都称现在的佛昙镇为佛潭桥,群众讹音为“浮南桥”,文字上则简写为佛潭,民国初年,开始将佛潭写成佛昙,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