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4: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2:57
肌营养不良,尤其是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相近的发病率,我国大约每1000人中就有1例,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和浙江等地。其中,约有2/3的病例是由上一代的X染色体突变遗传导致,遗传率为10-20/10000。剩下的1/3病例则由当代X染色体的突变(缺失或移位)引起,这类患者虽然不是遗传的,但不会将疾病传给下一代。
根据Becker在1953年和1964年的研究,DMD是性连锁遗传,主要影响男性,女性则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患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是家族中有多名男性患者,这种情况通常来自上一代,女性携带者的再生产病儿风险为60%,而女性成为携带者的概率同样为60%;另一种是新突变型,突变发生率推算为5/10000。
如果母亲是DMD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父亲结合,可能有四种子女情况。女儿可能有正常或异常的X染色体,携带者一般不会患病,但儿子有较大患病风险。儿子中,从母亲得到带有病基因的X染色体,从父亲得到Y染色体,由于Y染色体通常没有对应基因,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男性中为显性,因此儿子会表现出疾病。女性子女中,有的可能为正常,有的可能是45XO或嵌合体,还有的染色体可能正常。
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的半合子更容易表现出症状,而女性的X染色体为杂合子,除非是纯合子,否则通常不会显示病症。因此,在家庭中,DMD的表现主要在男性中出现。
概述 肌营养不良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肌肉变性疾病,另外,除遗传因素外,患者自身基因突变也可导致本病发生。临床以进行性的肌肉萎缩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虽然很多学者对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了探索,但至今仍不清楚。 假肥大型(DMD)的可能发病机制为位于XpZI的抗Dystrophin基因第 50、5号外显子编码的缺陷。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定位于4935,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定位于第15或16号染色体上。 该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