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中最早的双窟石窟是哪一座?雕刻了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2: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7 10:49
众所周知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石窟绝大部分都是北魏中后期雕造的,那么云冈石窟中最早的双窟石窟是哪一座?雕刻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
公元471-494年
第七、八窟是云冈最早的双窟。窟具前后室,主室平面呈横长方形。窟内造像胡风汉韵,交相杂糅,东西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最绚烂的撞击与交融。第七窟明窗两壁为比丘树下参禅思惟像。北壁上层大龛正中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为倚坐佛像,下层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南壁长方形帷幕龛内,六身高发髻供养天半跪相对,端静秀丽,风姿绰约,素有“云冈六美人”之誉,是西域造像融入东方元素的上乘之作。窟顶摹仿木构建筑中的平棊藻井,24对飞天围绕盛开的莲花飘然曼舞。
第八窟(佛籁洞)
公元471-494年
窟门西侧雕骑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颜若童子,踡发喜笑,手中或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左下手当胸持斑鸠。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东侧骑神牛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面型浑圆,两侧小头戴尖顶帽,主臂一手叉腰,一手持谷穗,其余支臂或托日月,或执弓箭,或提如意。多首多臂天神像造型来源于古印度,原为婆罗门教神祇。该组雕像为云冈石窟所独有,反映了早期佛教杂密兼容的特征。
佛教中对佛陀的信仰,大乘佛教将其进一步神化,建立了三身佛和三世佛的观念。认为任何一尊佛都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三世佛指我们这个世界在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都有佛出现于世,而弥勒就是作为未来佛出现的。
弥勒出生于印度的婆罗门家庭,原本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因为被预言将继释迦牟尼后成佛,因此早于释迦牟尼佛圆寂,生到兜率天宫的弥勒内院中,在那里等待着将来下生到人间成佛。
弥勒在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形成弥勒信仰,影响很大。早在汉代,弥勒佛的佛经,被大量翻译成汉语。弥勒佛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在西秦(4世纪~5世纪)时期,甘肃炳灵寺石窟已有弥勒佛像的绘制。早期的弥勒佛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绘制、雕塑的。形象有菩萨和佛两大类。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双脚交叉而坐,后以左脚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此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