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玲玲:“盗”“抢”区分的学说争议、事实分析与法律判断——从“公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6: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1:16
在刑法领域,关于“盗”与“抢”的区分一直存在激烈的学说争议。毛玲玲教授在《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1期的研究指出,"公开盗窃说"的引入挑战了传统盗窃需秘密窃取的观念,引发了关于盗窃罪认定的深度思考。她强调,划分盗窃与抢夺不应单纯依赖"对物暴力"与"对人暴力",而是需结合刑法罪名设定和具体案件事实进行综合分析。
"公开盗窃说"在某些新类型案件中被提及,如网络侵财,但它可能导致盗窃罪适用范围扩大,如对遗失物的公开捡拾和“网络薅羊毛”的定性。在网络犯罪中,如微信圈的“盗抢红包”,其法律定性引发分歧,反映出法律适用方法论的冲突。刑法的谦抑原则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处理微信红包案件时,需要审慎判断,避免过度宽泛的解读。
区分“盗”与“抢”的关键并非固定标准,而是基于案件的具体事实。如无暴力的网络抢红包,可能通过民事侵权或侵占罪处理,而非直接套用“非盗即抢”的简单逻辑。日本和中国在处理暴力取财行为时,展示了不同的刑法路径,强调了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的平衡。
例如,即使在无暴力情况下,如年轻小伙被取财,如果涉及威胁或胁迫,可能构成抢劫罪。法律适用需要细致分析行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危害,如“老妪案”中的暴力取财,需要充分证据来确定其性质。在财产犯罪的区分中,行为的主观成分和特定环境如“入户”行为是决定性因素。
总的来说,毛玲玲教授的论点是,"公开盗窃说"虽然引发讨论,但暴力程度和对人危害的潜在性才是区分盗窃、抢夺和抢劫的核心。在司法实践中,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充分考虑行为的全貌,避免法律的不确定性和刑法的过度扩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刑法的稳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