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2: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07:34
1、四面楚歌(拼音:sìmiànchǔgē)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四面楚歌指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
3、凡是陷于“四面楚歌”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们要谨记教诲,历史上的每个昏君最后都被推翻,如果一个人在平时没有扎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与身边的人相处得不融洽的话,也就不会得到身边的人欣赏和尊重。
【答案】:D 该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典故出处有关内容。四面楚歌,是我国的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M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
成语“四面楚歌”出自()。A[解析]“四面楚歌”出自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自刎身亡。故选A。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四面楚歌(拼音:sì miàn chǔ gē)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指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
成语“四面楚歌”出自( )。成语“四面楚歌”出自楚汉战争。在汉朝末年,项羽率领刘邦的反秦联军决战垓下,最终被刘邦击败,自己陷入绝境。他被敌人追杀,四面受困,没有出路,感到孤立无援,处于四面受敌的绝境。因此,“四面楚歌”形容一个人四面受敌、陷入困境,无处可逃,形势极为不利。一、四的释义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
四面楚歌的作者是谁。《四面楚歌》的作者是司马迁。《四面楚歌》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被认为是《史记》的作者。在《项羽本纪》中,描述项羽在巨鹿之战中被围困于楚汉战争的战场上,四面受敌的情景,形容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四面楚歌出自哪里四面楚歌 不来自四大名著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以下是我...
四面楚歌出处和含义四面楚歌出处和含义如下:1、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2、含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四面楚歌造句 1、我们利用有利地形,又调来几支队伍,使敌人陷于...
四面楚歌是说项羽。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也有同名歌曲。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 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四面楚歌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简短)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典故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出自哪个典故1.四面楚歌的典故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叙述了楚汉争霸中项羽在垓下之战的困境。2.垓下之战时,项羽被汉军重重包围,军队被切、粮食供应中断,而汉军的攻势越发猛烈。3.在垓下,项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士兵疲惫、士气低落,汉军则四面围攻,使他陷入绝境。4.项羽的谋士虞姬为了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