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22: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4:47
古人常说的中举指的是通过乡试。
科举时代称乡试考中为中举。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
举人不仅是一种学历,还是政治地位和职业保证的体现。看看范进中举就知道举人的地位和待遇了。
举人大概相当于现在县高考前几名和县处级干部,以及人大代表的身份。你说同时拥有这几种身份厉害不厉害?为什么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什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倒是比现在出身决定论好点,给每一个贫寒读书人梦想。
像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杨乃武因为有举人身份,县太爷就奈何他不得。有举人功名在身,可以见官不跪,不受刑,相当干现在的人大代表和议员身份。具太爷要审案,还得先报请上面除掉他的功名身份。
当然举人和在京城举行的全国会考还是低一级的。举人是参加在省里举行的乡试,参加京城会试得中的是进一。再往上一级就是皇上主持的殿试,前一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中国古代的官员遴选制度还是可圈可点的。为了防止德才兼备的人遗漏,除了考试这种制度外,还有推荐制度,就是对民间各地名声和才能特别好的人要层层推荐,以备国家候选,比如像张衡这种科技人才,要通过各级科举考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