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2: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21:17
微笑曲线理论的诞生源于国际分工模式的演变,即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的转变。在全球经济合作中,企业不再主要生产最终产品,而是根据自身优势,专注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特定环节。这个过程涵盖了市场调研、创意孕育、技术研发、模块生产、组装、销售推广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构成了全球产业链的完整流程,通常由跨国公司主导。
产业链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产品研发、制造加工,以及流通。在制造加工环节,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往往从事较为基础的生产,如加工贸易或贴牌生产。这些环节虽然投入较大,但其价值创造主要基于土地、设备等物化要素和简单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企业为了获取订单,常常面临价格竞争压力。
而跨国公司则在研发和流通环节占据优势,他们投入的是信息、技术、品牌、管理和人才等知识密集要素。这些环节的复杂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他们在产业链中占据更高的价值位置。同时,研发和流通环节承担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如产品创新和国际市场波动。制造加工环节则相对风险较低,仅需按合同生产,利润分配中这部分环节的收益较低。
根据成本收益和风险收益的匹配原则,跨国公司作为产业链的重要投资者和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自然在收益分配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微笑曲线理论揭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创造和收益分配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不均衡性。
重要科技业者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以作为宏碁的策略方向。经历了十年多以迄今日,施振荣先生将"微笑曲线"加以修正,推出了所谓施氏“产业微笑曲线”,以作为台湾各种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