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他们也是英雄>~谁能给个提纲或者给点材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8: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01:17
2005高考满分作文:谁是英雄 谁是英雄
“圆以融,乃中庸之精义也。”
对于历史,老祖宗要求“盖棺论定”,但有些时候,往往是某人的棺材也盖好了,评价也写进了史事,却仍然不免会“诈尸”,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就像北宋的“拗相公”王安石,在他的文章中大骂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首,并非“好士”之人,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曾盛赞孟尝君的政客也瞠目结舌。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谈起了王安石这一番石破天惊的言论,依然心怀敬意,他对于历史的“万世之至论”作了重新的洗礼和拷问,冲破了千百年来围住世人的樊篱。且不说他后来的变法是如何风雷激荡,单是一篇文章,便可朗照北宋的万里荒原了。
自古以来,圣人们便将中庸之道率为安身立命的底线,中庸之精义,便是一个存在于世人心中的圆,稳定,规范,面积大,所以周旋的余地也大。一切棱角都被磨得干干净净,不能有一点出格。“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些众多的隐者和中庸之徒,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万马齐喑的冷清画面。
而所有叛逆者一律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世界需要秩序,正如历史上的王安石、范仲淹、康有为、戊戌六君子。挑战权威与中庸的下场,是被贬至荒野之地,眼睁睁地看着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或者更为惨烈,为着一生的梦想血染中国大地。
谁是英雄?
四季轮回,春秋变幻,那些宗庙祠堂里文官武将的石像,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严勇猛;在改朝换代的时光中一脸漠然。历史风化了他们颜容,却将那些“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影像雕刻得愈发清晰。我们赞颂着他们“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自由,称许着他们热颈抗暴政的铁血人格,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葬身何处,捧着鲜花却不知如何吊唁,但这些英雄的名字,已镌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时间会记得他们,他们与这时光同在。这些人构成了人类前进的先驱。
我想,我们的生命需要开发出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一个四平八稳的圆圈固然规整而有序,但那不规则的多边形如同黑夜中闪烁的光芒,它的辉煌足以将我们黯淡的人生照亮。人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努力地生存。新的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保障。因循守旧,使中华民族在160年前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无法摆脱多灾多难的宿命,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平衡这历史的不公殚精竭虑,他们试图冲破旧制的樊篱,创造一个大同的世界,面对这一幕幕创新的历史和这些与时俱进的人们,我们将如何告慰?
总是万水千山,总是收不回的目光,苏格拉底有云:“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虽然生命无法复制,我们绝对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使生命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静观世界求一是,诚对苍生不二心。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面对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躲躲闪闪的呢?
英雄啊 英雄
曾经,心中充满了梦想,梦想自己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最不济也要是英雄臂弯中所拥之美女,那般的英雄自然无法触及而概念却又如此清晰。
而今,大了,却要面对不知英雄何所谓的尴尬。一部《英雄》在颠覆着英雄的史观,我也在思考到底谁是英雄。
拿破仑、赢政、巴乔、乔峰、杨过……太多人曾是我心中的英雄,在崇尚力量、智慧或人格魅力的情形下,我已懒得去分辨他们是英雄还是奸雄,是战场上的还是绿茵上的,是真有其人抑或是虚构的,毕竟,我成长的岁月是偶像泛滥的年代。但,真的只有动辄要改造世界,拥有力量力挽狂澜重整乾坤的人才是英雄吗?岁月的流逝沉淀了更多的杂想,英雄的光环也闪烁迷离起来,而在模糊中渐渐浮现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
他,一位中国建筑学家,儒雅而理性,在1957年这样特殊的氛围中为了保卫北京城墙却说出了铿锵有力的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科学的建议和竭力的争辩被历史的车轮压过,其童话式的憧憬和人文的信仰被国家的决策粉碎,随着古城墙恢宏身影的消失,他随沉重的墓碑一起沉默了。在愚昧的改造热情面前他是失败者,但从我读到他的经历那一刻起,他就成了我眼中永远的悲剧英雄。文学作品中也有让我过眼难忘的英雄诸如舞干戚的刑天和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追求艺术无止境约翰·克里斯朵夫等;身边从最柔弱变至最坚强用无私的爱哺育孩子的母亲是英雄,默默承担起责任的父亲是英雄,还有太多太多放到人群中不到一秒就会被湮没的小人物……原来,英雄只是真正的“人”。所有勇敢的善良的坚强的有良知有爱的人,都称得上是英雄,尤其是某些方面的固执者。
而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个个本该是英雄的人,都变成了平庸者?
当信仰变得遥远,当敷衍成为习惯,当麻木日趋自然,英雄也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体制下的概念。
英雄啊,英雄,愿你能在机械的人群里在异化的旅程中,抹一笔生动本色,做回一个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