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8: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09:13
在明代万历十年,即公元1582年,为增强海上防御力量,南麂岛首次设立了副总兵职位,旨在守护这片海疆。清朝初年,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此坚持抵抗清军,曾在南麂西岙驻军,岛民因此尊奉他为朱姓,并尊称为延平王,西岙也因此被命名为国姓岙,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岛上曾有一座祠堂,位于岙的山巅,供奉着郑成功的神像,象征着他的英勇与信仰。而在大沙岙的石壁上,人们发现了刻有“石首呈珠”四字的石刻,署名“虎林”,据说是郑成功的亲笔之作,见证了那段英勇的历史时刻。然而,顺治十八年清廷实施严格的海禁政策,岛民被迫离开,使得南麂岛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几乎荒废,漂泊在海上。
民国初期,南麂的振兴开始于南麂渔佃公司的成立,他们招募渔民上岛开垦,起初只有数十人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十年间吸引了万余人定居。在抗日战争时期,南麂岛先后遭日军占领,后又成为海盗和土匪的争斗之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残部退守南麂,1955年,随着大陈岛的撤退,岛上居民大部分被遣往台湾。此后,平阳、瑞安和文成等县的居民陆续迁入,南麂岛归属洞头县管辖,1957年,最终划归平阳县,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南麂岛,别名海山,古代又写作“南己山”,是一座优美的旅游岛屿,以风景秀丽和海洋生物种类丰富著称。周围多岛礁,最高点大山海拔229.1米。岛上设南麂镇,居民2000人左右。南麂列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首批五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