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7: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1 13:41
导读: 要讲节气,养生方法又有哪些呢?这个时段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各地降雨量较多,空气湿度较大。,在调摄养生中不可脱离自然环境变化的轨迹,要顺应节气变化规律,养生方法做到“”。
第1防:防余寒。
春夏之交,早晚温差较大,林主任建议,早出晚归者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此时湿度大,风湿顽疾易复发,因此不要久居潮湿之地,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穿衣要护住关节,可穿七分袖或七分裤衣服。
第2防:防过敏。
春暖花开,桃杏争艳,杨柳飘絮,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了,此时最易诱发过敏性花粉症等。林主任指出,防过敏的根本办法还是好体质,推荐晒项背。由于背部有各种重要俞穴,因此晒太阳以晒项部背部为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第3防:防疫。
春末夏初,气候温暖湿润,蚊、蝇、细菌迅速繁殖生长,易传播。居家防蚊虫,要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和杂物,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蚊香、药物、光源等来驱蚊杀蚊。每日室内保持通风换气,衣被尽可能置于阳光下暴晒,定期洗晒日常用品、玩具等。
为防疫,室内可常熏艾,也可用中药如苍术、艾叶、山柰、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肉豆蔻、藿香等自制香囊挂于床头或随身佩戴,以起到芳香化湿、祛风驱瘟的作用。
第4防:防伤脾。
现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而脾为湿土之脏,湿邪最易犯脾,易致脾失健运、脾胃不和,出现食欲不佳、呕吐大便不成形或黏腻不爽等症状。
在遵循“少酸多甘”的同时,宜多食用之品,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扁豆等。不要迫不及待地喝冷饮,以免损伤脾胃。推荐健脾茶:炒薏米、大麦茶一起用沸水冲泡,泡淡为止,能。
第5防:防肝亢。
自然界阳气骤升,易引起肝阳上亢,继而诱发春末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牙痛、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的“春火”,老百姓俗称的“上火”。
防“春火”,除了避免熬夜,注意调整情绪,饮食上要定时定量。推荐一道桑葚茶作为茶饮:鲜桑葚果30克,放入砂锅中,加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能养阴生津、养血柔肝。
此外,按压太冲穴(在足背侧,第一蹠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每日按压1~3分钟,揉100~下,也可助防肝亢。
第6防:防过汗。
出汗过度会影响夏季的气血健康。因此,养生谨记“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八段锦等。汗为津液所化,只有注意阳气的有序上升与津液固护,才能保持夏季的气血充盛。
为维持阳气上升同时固护津液,可艾灸穴(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胫骨旁开1横指处),每穴15分钟。
春夏养生方法关键是”以防为主“,这样就可以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