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7: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7:26
新中国成立后,在石家庄市北宋村2号汉墓中,发现了两尊铜佛像和一件佛座以及一件鎏金光背。其中一尊佛像采用结跏趺坐的姿势,身穿通肩衣,手印为禅定印,全身有舟形光背,两侧各立有一菩萨。光背中央有圆形华盖,饰有放射状莲瓣。另一尊佛像则无光背和华盖,同样是结跏趺坐,通肩衣和禅定印。有人推测这些佛像可能是后赵时期的遗物。
北魏时期,有两件金铜佛造像的纪年记录,分别为太平真君元年(440)朱雄造坐佛和四年范申造立佛。立佛像座于四足方座上,配有低圆莲座,通肩衣纹用双重线条描绘,右手持施无畏印,左手持与愿印。这件造像是在灭佛运动发生前的作品,与灭佛后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有所不同,因此具有研究价值。北魏时期还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如孝文帝延兴五年(475)和太和十三年(489)的两佛并坐像(现存于日本根津美术馆)。
太和二年,河间乐成人张卖造的弥勒像(私人收藏于日本东京田泽坦氏)坐姿古朴,通肩衣、禅定印和束腰高方座等特征保留了古代风格,头部比例大,面容呈现童子般的柔和微笑。山东省也有一尊太和二年妻刘造的弥勒像,制作手法相似。太和八年,丁柱造的莲花手菩萨像(私人收藏在意大利)采用立姿,两腿微开,身后有火焰纹舟形光背,头部略大,袒露上身,戴高宝髻,披巾自肩至肘。右手举莲花,左手持宝瓶。这些太和时代的金铜佛造像展示了朴素且形体微胖的特色,这一风格在6世纪初的景明、正始、永平铭像中仍可见到痕迹。
然而,到了延昌年间,大约至公元513年,观音像的风格出现了变化(私人收藏于东京),帔帛设计更复杂,宝缯从高冠垂落至两胁,整体造型不再有扁平感,面容清瘦而秀丽,显示了新的艺术风貌。
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可移动的佛教造像,间或亦指镀金锤像。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诸天等形象。在中国大体上是伴随着佛寺的兴盛而发达的,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流行的盛期大致在南北朝至唐代。它在印度起源较早。在中国佛教初传期多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现存的中国金铜佛造像,包括传世品和出土文物两大类,其中有些还作为中国早期佛像遗品的代表而闻名。部分精品早年已被盗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