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3: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7 00:25
武乡琴书,源于历史悠久的武乡农村,流传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太谷、榆次等周边县,拥有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它的诞生源于艺人们融合了鼓儿腔、中原曲种鹦哥柳的精髓,以及吸取了当地小曲的精华,被艺人们亲切地称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早期,这种艺术形式以两人对唱,配合八角鼓击节和木胡伴奏,通过演唱吉利词赋,以乞讨为生。
清朝同治年间,盲艺人们开始在固定场所表演大书,每档人数增至六、七人。抗日时期,武乡县组建了盲人宣传队,他们为了增强抗日书目的感染力,借鉴了咸丰年间大板书艺人的打击乐器技巧,这一时期,武乡琴书正式冠名。民间艺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善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对民间音乐和曲艺艺术做出了显著贡献,创新出了起腔、垛板、簧腔等独特的唱腔形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鼓书艺人以艺为武器,编排了数百个反映时事的新曲目,走遍各地进行宣传演出,他们的努力得到了人民政府的多次嘉奖,也涌现出了众多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模范艺人。新中国成立后,盲人艺术家们摒弃了打击乐器,改用制月琴伴奏,形成了如今的武乡琴书。其音乐唱腔中,起板由方言与柳调旋律构成的衬腔和乐句组成,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传统书目如《呼家将》、《包公案》等深受人们喜爱。
起源于山西武乡农村,现流行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等县,约有200年历史。从1985年起以土制月琴为主伴奏,始称武乡琴书。其音乐唱腔中的起板是由方言语汇与柳调旋律构成的衬腔,乐句组成,富有乡土特色。代表书目有《呼家将》、《包公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