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0: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8:44
关于黄庭经的流传版本,目前有三种主要的类型:内景、外景和中景。一般而言,中景经被认为较晚出现,因此在通常的讨论中,它并未包含在经典的《黄庭经》之内。据《内景经》卷上梁丘子的注解,"黄庭"这一名称源于其象征意义,"黄"代表中央,"庭"意指四方的核心,外景则涵盖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中心地带,内景则指向脑、心、脾等身体内部的核心区域。修炼时所体验的景象即为黄庭之景,它与道教的修炼实践密切相关。
《外景》与《内景》据称是于两晋时期相继问世,传说是通过晋代的魏华存夫人传授。《黄庭经》的独特形式是七言歌诀,它将道教的修炼理念与古医学知识融合,是一部重要的修真著作。在道教的茅山宗中,《黄庭经》占有重要地位,广受欢迎,并成为了全真道的日常功课。对于现代的养生学研究来说,它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理论参考,被收录在《正统道藏》的洞玄部本文类中,显示出其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黄庭,亦名规中、庐间,一指下丹田。因其黄色为土,正为结丹之土地。而且黄色又处人身之正中,犹如“田”字之中心。陈樱宁先生在《黄庭经讲义》中解释说:“‘黄’乃土色,土位中央居。‘庭’乃阶前空地。名为‘黄庭’,即表示中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