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清暑益气汤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0: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13:38
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去暑剂,具备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作用。主冶炎热气津两伤证。畏冷容易出汗,口干闹心,小便赤黄,体倦少气,没精打采,脉虚数。临床医学常见于医治小孩夏季热等归属于气津不足者。
清暑益气汤歌诀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热津伤,西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清暑益气汤构成
高丽参、霍山石斛、麦冬、黄芩、竹子叶、荷梗、知母、甘草、梗米、西瓜翠衣。
清暑益气汤使用量
高丽参5g,霍山石斛15g,麦冬9g,黄芩3g,竹子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梗米15g,西瓜翠衣30g。
清暑益气汤使用方法
涂药㕮咀。自来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空肚时温服。
清暑益气汤功能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清暑益气汤主冶
炎热气津两伤证。畏冷容易出汗,口干闹心,小便赤黄,体倦少气,没精打采,脉虚数。
清暑益气汤方义
本证多由炎热伤津引发,医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导。聚瑞以高丽参益气养阴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去火,共为君药。荷梗能够解暑清热,又可行气宽胸;霍山石斛、麦冬助高丽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芩微寒,其功专于祛火,以助清热解毒去暑之手。知母微寒质润,补阴祛火;竹子叶清热解毒除烦,为佐药。甘草、梗米益胃与立,为使药。
清暑益气汤应用
己方用以炎热气津两伤证,临床医*用以身热容易出汗,口干闹心,体倦少气,脉虚数为辩证关键点。
清暑益气汤加简化裁
若炎热较高,可加熟石膏以清热去火;炎热夹湿、苔白腻者,可去内敛之麦冬、霍山石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提高去湿气之功;黄芩味道微苦质燥,若炎热不盛者可到之;用以小孩夏天发热者,可去黄芩、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
清暑益气汤忌讳
己方因为有生湿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适合应用。
清暑益气汤附表
清暑益气汤构成
黄芩、赤芍、升麻各6g,山参、炒神曲、橘子皮、白术茯苓各3g,麦冬、当归身、生甘草各2g,绿皮1.5g,黄柏2g。
清暑益气汤功能
清暑益气,去湿健脾胃。
清暑益气汤主冶
平常气虚,又受暑湿,畏冷头痛,口干盗汗,四肢困乏,食欲饮食搭配,胸全身重,大便溏薄,小便赤黄,苔腻,脉虚者。
清暑益气汤化裁方中间的辨别
以上双方同名的,均有清暑益气的功效,主冶暑病兼气虚之证。但《温热经纬》之清暑益气汤于清暑益气以外,重在养阴生津(用霍山石斛、麦冬),宜在炎热伤津耗气量之证。《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清暑生津止渴之手略输,但胜于健脾胃化湿,用治原气本虚,伤于暑湿证。
李氏清暑益气汤与王氏清暑益气汤用药有何异同
(摘选)清暑益气汤就是李东垣创立的。但到了清朝,王孟英觉得这个方子不对,自己又弄了另一个方子,也叫清暑益气汤。但两个方子针对的情况不一样。王孟英的方子重在养阴清热,李东垣的方子重在补气。夏天,天热的时候,会出很多汗,在出汗的时候会损失大量的阳气,这就出现了一种气阴两虚的情况。
东垣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去暑剂,具备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作用。主冶炎热气津两伤证。畏冷容易出汗,口干闹心,小便赤黄,体倦少气,没精打采,脉虚数。临床医学常见于医治小孩夏季热等归属于气津不足者。清暑益气汤歌诀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热津伤,西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如何理解内外伤辨惑论之李氏清暑益气汤治暑?
清暑益气汤系东垣方,见于《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东垣以《素问》“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立论,并进一步指出“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虚人而感暑之气,证见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身热而烦,大便溏而频,小便黄而少,不思饮食,自汗,体重,舌淡,齿痕,苔腻...
清暑益气的李氏清暑益气汤
若脾胃素虚,夏季感受暑湿之邪而病者,当用李氏(东垣)清暑益气汤治疗。李氏清暑益气汤与王氏清暑益气汤,名同实异。李氏清暑益气汤是由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味而来,重在益气、除湿、健脾,“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李氏清暑益气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素虚,又感暑湿之证。对湿热内蕴内伤...
清暑益气李氏清暑益气汤
对于脾胃功能一贯虚弱,在夏季又遭受暑湿侵袭而患病的人,推荐采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进行治疗。尽管李氏清暑益气汤与王氏版本同名,但实质上有所区别。李氏汤源于补中益气汤,但去掉了柴胡,增加了一些其他成分,其主要功效在于增强体质、祛除湿气和健脾。尽管名字中有"清暑"二字,但其实并不侧重于直接...
清暑益气汤简介
《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卷中方之清暑益气汤具有清暑化湿,益气生津之功效。主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体沉痛,口渴自汗,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清暑益气汤治平素气虚,感受暑湿,脾湿不化,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
夏天有什么消暑良方呢?
酷暑盛夏防暑降温的方法很多,其中中医药名方清暑益气汤对防治中暑的发生功效显著,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适当服用最为有益。清暑益气汤古有两方,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是暑月湿热伤气或脾气本虚,又感湿热病邪之常用方。清代王孟英在《温热经纬·湿热篇》中,却谓此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
夏季茶饮:清暑益气汤
暑热伤气,本应清热解暑,但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不但清暑,更重视益气,故他研究个方子叫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组方有黄芪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苍术 白术 泽泻 当归 陈皮 炒神曲 青皮 升麻 葛根 黄柏 甘草。以上药物并非苦寒或甘寒药物为主,为何?暑热伤气,暑热是因,气虚是果。我们改变不了...
方剂歌诀的祛暑剂
滑草薄荷鸡苏散,暑湿风热俱能疗。桂苓甘露饮:桂苓甘露猪苓膏,木泽寒水滑石草,清暑泄热又利湿,发热烦渴一并消。 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西洋参,竹叶知草与荷梗,麦冬米斛连瓜翠,暑热伤津此方能。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翠衣,连竹知母甘梗襄。李东垣清暑益气汤:东垣...
脾胃大师李东垣的“中药服用法”
《难经》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东垣根据疾病的性质,处以适当的方药,为更好发挥疗效,还常规定了方剂的温服与凉服。如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与清暑益气汤后,都注以“大温服”。此二方皆为长夏湿热损伤元气而立,施以大温服法,助药力上升外浮,清阳四布,四肢百骸皆有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