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14: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1 23:00
早在清咸丰庚申年(1860),在一份名为《秘传鞠氏琵琶谱》的手抄本中,我们可以发现《四合》这一曲目的存在。据研究,这一套曲目独立成体系,与现今江南丝竹八大曲中的《行街四合》、原版《三六》和《云庆》存在密切的旋律关联。1895年,李芳圆编撰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收录了《虞舜熏风曲》(即老八板)和《梅花三弄》(又称三落),这些曲谱与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有着相似的旋律特征。这表明,至少在1860年以前,江南丝竹的乐曲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进入1911年以后,江南丝竹音乐逐渐以上海为中心,涌现出了多个演奏团体,如"文明雅集"、"清平社"和"钧天社"等,它们推动了丝竹乐的发展。1920年左右,上海城隍庙点春堂举办了一次盛大的丝竹音乐爱好者聚会,吸引了超过200人参与,展示了江南丝竹在上海的极高人气。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班社有"清客串"和"丝竹班",后者在郊区也有所分布,主要在婚丧喜庆等场合演出。"清客串"则由社会各阶层的丝竹爱好者在业余时间共同演奏,既自娱也娱人。
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首,号称“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也较流行。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1 23:01
早在清咸丰庚申年(1860),在一份名为《秘传鞠氏琵琶谱》的手抄本中,我们可以发现《四合》这一曲目的存在。据研究,这一套曲目独立成体系,与现今江南丝竹八大曲中的《行街四合》、原版《三六》和《云庆》存在密切的旋律关联。1895年,李芳圆编撰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收录了《虞舜熏风曲》(即老八板)和《梅花三弄》(又称三落),这些曲谱与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有着相似的旋律特征。这表明,至少在1860年以前,江南丝竹的乐曲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进入1911年以后,江南丝竹音乐逐渐以上海为中心,涌现出了多个演奏团体,如"文明雅集"、"清平社"和"钧天社"等,它们推动了丝竹乐的发展。1920年左右,上海城隍庙点春堂举办了一次盛大的丝竹音乐爱好者聚会,吸引了超过200人参与,展示了江南丝竹在上海的极高人气。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班社有"清客串"和"丝竹班",后者在郊区也有所分布,主要在婚丧喜庆等场合演出。"清客串"则由社会各阶层的丝竹爱好者在业余时间共同演奏,既自娱也娱人。
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首,号称“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也较流行。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