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是什么意思(xt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14: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02:02
仿佛昨天还是2020年,时间过的真快,湾湾在这里祝大家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总有低价可以秒,总有显卡抢得到!~
有时候下个软件、游戏、音乐、视频啥的,我们经常需要用到磁链,就像文章总要起个开场白,它也经常以一串超长的英文起手:“magnet:xt=urn:btih:”为啥非得这么长呢?它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还真有含义在里面:
magnet直译而来就是磁力链接。
xt是eXactTopic的缩写包含文件哈希值的统一资源名称。
Urn是Uniform Resource Name缩写,表示后面就是资源名。
Btih是BitTorrent Info Hash缩写,表示哈希方法名,这里其实也能用ED2K、AICH、SHA1、MD5等。
其他很少见的还有dn(displayname向用户显示文件名)、tr(tracker服务器地址)、ws(webseed网络种子)等等。
那么后面各不相同会跟着的乱码,就是通过前面方法识别的P2P文件了,而一整串的文本,相当于一个“虚拟钥匙”,上面标了门牌号,钥匙是可以复制共享的,你也给我一个钥匙,那我平时也去你去的那家串串门。如果没有这钥匙,既打不开门,更不知道是哪家的门。
▌互联网起源
那这种传输方式的过去,或许得从上世纪美苏冷战时期讲起了。1957年,苏联上了天,把世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这可是全球战略性装备啊,一种全新的通信手段,美国岂能善罢甘休“既然你改变了方式,那我就改变形式”。
这整个60年代事儿太多了,美国又是封锁古巴,又是搞越战,对世界虎视眈眈,对外战争,对内疯狂点科技树,这电脑相关的方面,就开始走中心互联、数据共享的思路。
比方说你玩红警,只造一个兵营,那玩意炸了,你不就没法造兵了嘛。于是干脆在不同地方、分散着多造几个,防止苏联一个核弹下来全没了。那每个兵营都是联系着的、同时出兵,也可以调整出兵点。前线兵营炸了,其他兵营取而代之,不会停下来。
思路其实就是“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的思路,于是在1969年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就开始建立一个叫ARPAnet阿帕茶.哦不,阿帕网的网络,10月29日晚10点半,伴随着首次登月,第一条网络信息也被发送,不过那只是通过电话线,与数百里外的另一台电脑连接。
甚至同时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网络“翻车”问题.仅收到了“LOGIN”前两个字母“LO”。后来拓展到由四所大学作为4个节点,采用包交换机制。哪怕1个节点受到攻击,那么断开他,由其他3个继续运行。
同时,开始研究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数据包分块儿发送,更加精简也更安全,这就是后来的TCP/IP协议簇。到了1970年,这功能还是没啥用处,毕竟那年代用网络的需求这么少,众所周知,要推动一个新事物,就得先找到大家用它的理由、需求点,来证明它是有用的。
到了1971年,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研究出了一个首发电子邮件的程序,并不再按照主机为目标收发,而是按照发件人、收件人来区分,那么区分其目标的符号,就是“@”了,他也成为了E-mail之父。
(G胖同款微笑)
到了1975年,ARPAnet连入了100多台主机(71年改叫DARPAnet了),结束试运行,移交给了美国国防部通信局正式运行。虽然能成,但不同系统的电脑、设备,软件,并不互相兼容,于是他们开始研究互联协议,可以理解为“翻译官”,用于定义设备如何接入互联网。
在1980年前后所有主机都开始用TCP/IP协议,这也是ARPA研究的一大贡献,最终成为各种不同的网络设备间沟通的桥梁,也成了internet早期的骨干网。在1983年彻底代替老的NCP协议。
骨干网是啥意思呢?你本地几台电脑连起来,那就是局域网。再上升到整个城连起来就是城域网。城与城之间组成的就叫骨干网,运营商都得经过它。再往上经过国家批准和外网相连的,就是互联网。
同年,美国军方把ARPAnet一分为二,拆除来一个MILNET(80年代末才允许个人、私人公司加入)但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TCP/IP作为他们BSD UNIX系统的一部分,在社会上开始流行,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诞生。美国的大学网络确实是有很强的社会流行性的,包括扎克伯格的Facebook,起初也是在哈佛期间,恶作剧程序Facemash爆火而来的。
但以学校为主导的网络,用户总是集中分布、有局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建立了NSFnet,按照地区划分广域网,并将不同地区通过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1986年的时候,启动,以5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为基础,一呼百应,各种大学、政府、机构纷至沓来。半军用的ARPAnet在1990年6月被彻底取代,NSFnet成为了Internet的主干网。
但这么大规模的网络,只是用来发发邮件也太枯燥了,一名瑞士的欧洲核研究组织研究员,也发现了这个盲点,他就是万维网之父蒂姆·博纳斯·李(TIM·BERNERS·LEE)。如果我们可以看一篇文章,文章里特定的字句可以再点进去看到相关说明,还不用每次都编写一次代码,那得多方便啊。
这便是超文本链接,而谁都可以编辑、创建自己的网站,这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1989年3月13日,老李在给上司的备忘录中,展示了他辽阔的愿景和远见,上司倒也没有小瞧他,反倒是给了“含糊但令人兴奋”这样的肯定。
1991年8月6日,老李正式宣布,WorldWideWeb网页浏览器/编辑器登场(后改名NEXUSS),它用上了现在我们熟知的HTTP协议和HTML语言,还能包含图文视频声音,自带了操作使用说明书,由此万维网诞生。首次运营自然是在他们的核能机构上线.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是开源的,让每个人都能触及互联网的核心,没人能买卖它。他也放弃的巨额的财富,把网络作为礼物造福世界。人固有一死,钱财无法带走,而真正的价值,在于他为世界留下的遗产。
那么到这里为止,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些互联网是怎么成的,而ARPAnet也是去中心化的雏形,特征在于:无致命节点,多候补节点。
那后来风靡全国的BT时代是啥时候出现的呢?又是如何消逝的呢?如今的下载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雷火相交的区块链既然也是去中心化,又有什么分别呢?我们下回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