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后面的王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03: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5:41
秦惠文王后面王是秦武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荡、嬴姓,赵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1年—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
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任用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皆得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年仅二十三岁,谥号为烈(悼)。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韩国。
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是周国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通顺畅。
秦武王借一机会请教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对他意欲灭掉周王室、得到应有威望的想法有何见解,实则是询问攻打韩国夺取宜阳之计。
伐韩一事,樗里疾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遥远,劳师费财,还不一定能有收获,万一赵、魏二国再从背后偷袭后果不堪设想。而甘茂则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
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能越魏而援韩,韩一旦被孤立,宜阳虽然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但也有可能被秦军攻破。甘茂自请入魏,声言将使魏王不但不偷袭秦军,而且还会出兵助秦。武王大喜,赐予甘茂很多财物,令其出使魏国。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秋,甘茂出使魏国,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争取魏王,并施以政治军事压力,与其建立了秦魏联盟,魏国答应出兵助秦,共伐韩国。
甘茂返回秦国后,与秦武王订立息壤之盟,秦武王表示将全力支持甘茂,派其与庶长封率军攻打宜阳。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未能攻下,秦国大臣樗里疾和公孙奭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
甘茂说:“息壤之盟就在那里,大王您可不要忘记。”秦武王于是增兵五万,派乌获前往协助甘茂。甘茂亦散私财以赏部下,秦军果然士气大振,击退韩国援兵。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军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秦军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秦惠文王后面的王是谁
答案如下:
是秦武王。
秦武王赢姓赵氏名荡。
是秦惠文王的长子。赢荡孔武有力,历史上记载是有勇无谋。继承王位以后是亲率军队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收复河西之地。手下多用大力士为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率军攻到洛阳以后与手下比试举周天子的九鼎。结果不小心被鼎砸碎了髌骨当晚重伤不治而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