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急性心衰管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17: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12:37
2015年5月21日,《EuropeanHeartJournal》刊发了由欧洲心脏学会(ESC)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治疗学会和流行病学急诊治疗学会联合制定的《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管理指南》。这项指南实用性强,针对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定义、院前早期处理、入院评估、实验室检查、器械治疗、药物治疗、院内治疗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具体详尽的阐述,更加“接地气”。以下初步解读一下新的指南。
1、急性心力衰竭(AHF)通常指初次发生的或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症状和体征迅速恶化,同时伴有脑利钠肽(BNP/NT-proBNP)升高的临床情况。首次将BNP/NT-proBNP纳入了定义。
2、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导致的AHF,应突出“及时治疗”的理念。其他因素导致的AHF也应尽可能早的接受治疗。
3、对处于院前阶段的AHF患者,下列措施能带来早期获益。如:早期(如急救车内)即无创监测,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及连续心电监测等;若氧饱和度<90%,应及时进行氧疗;无创通气也是呼吸窘迫患者的早期治疗措施;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和/或充血程度决定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的应用;尽快转诊至附近有完备心内科和/或CCU/ICU的大中型医院。早期行利钠肽检测也将带来益处(包括指尖测利钠肽)。一旦患者进入急诊/CCU/ICU,需立即同时开展确诊和治疗工作。
4、完善入院临床评估及临床调查。对于疑似患者,要及时评估呼吸困难的程度、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心律,记录:
(1)呼吸困难严重度,包括呼吸频率、是否能仰卧、呼吸力度及缺氧程度;
(2)血压(舒张期及收缩期);
(3)心律及心率;
(4)体温情况,是否存在低灌注征象(如四肢阙冷、脉压变窄或精神淡漠)。
(5)对以上问题要反复评估,则有利于AHF的治疗和诊断。
5、注重基本检查,如:心电图,实验室检查(cTn、BNP/NT-proBNP、Cr和BUN、D-二聚体、血糖、血常规等),床旁X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病因。特别突出指出,患者应每1-2天复查Cr和BUN、电解质、BNP/NT-proBNP,重症患者要注重监测。
6、对护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了:
(1)要有安全适宜的诊治环境;
(2)客观记录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相关症状和体征;
(3)合理制订出院计划或转诊至多学科疾病治疗部门。同时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和与家属的恰当交流。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7、对氧疗及辅助呼吸要点做出了具体指导。
(1)使用血氧饱监测SpO2。
(2)入院后评估患者血液酸碱度,尤其适用于急性肺水肿或COPD病史患者。
(3)若SpO2<90%,应考虑氧疗。在中度的心衰的病人当中就可以检测到SpO2的下降,根据需要FiO2可以提高到100%;并根据SpO2调整。对于呼吸困难明显的患者,特别提出了应尽早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甚至在转运途中,就应该尽早应用,并推荐了PS-PEEP模式。
8、为了改善症状,指南提出要早期给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起始即静脉注射呋噻咪20mg至40mg,对急性失代偿的患者则起始剂量不小于既往最大的口服量。若患者收缩压正常或偏高(SBP≥110mmHg),可以予静脉注射血管扩张剂。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静脉利尿剂的最佳剂量及给药时间尚无明确足够的指导依据。指南建议在合并快心室率心房颤动的AHF患者中,可以静脉注射强心苷类药物,此时,β受体阻滞剂也是一线推荐用药。
9、在AHF中应慎重使用的药物(不包括心源性休克)。
(1)不推荐将阿片类药物作为急性心衰常规用药;
(2)指南指出,对于SBP>110mmHg的病人,没有指征使用缩血管药物;同时,当低心排血量改善以后,血压稳定,就应停用拟交感活性药物。
10、当前标准口服药物的治疗。
(1)对于心衰失代偿而出现的AHF患者,应尽力维持改善患者预后和症状的口服药物;
(2)对于新发AHF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应尽力启动标准口服药物治疗。特别指出β受体阻滞剂可以在除心源性休克的其他AHF病人当中安全的使用。
11、急诊室出院注意事项。对于病因明确,反复住院的急性失代偿部分的患者,经过急诊治疗,符合以下条件即可出院:
(1)患者主诉病情改善;
(2)静息心率<100bpm;
(3)无站立低血压;
(4)尿量正常;
(5)室内血氧饱和度>95%;
(6)无或中度肾功能恶化。突出强调急诊快速通道出院后,应立即启动慢性疾病管理计划。而新发生的AHF则不能从急诊直接出院回家,需中间病房进一步明确病因继续治疗,之后再进入管理计划之中。
12、病房及ICU/CCU治疗要点。注重强调AHF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指出:
(1)应将患者安置于可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的场所;
(2)需专科护士护理及医师治疗;
(3)推荐高危患者入CCU专科治疗;
(4)应设置AHF患者的绿色通道。
13、院内监测注意事项。
(1)患者需每天称重,并有准确的体液平衡记录表;
(2)给予标准无创监测,指标包括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
(3)每天检测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
(4)出院前检测钠尿肽有助于制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14、制定了出院标准及高危患者随访计划。
(1)出院标准:①出院前24小时血流动力稳定、容量正常、有标准口服药物治疗且肾功能正常;②已被告知自我护理相关内容。
(2)随访计划:①入组疾病管理系统;②出院一周内主治医生随访;③慢性心衰患者纳入心衰随访队列。
15、心源性休克诊疗要点。
(1)定义为血容量充分,但仍存在低血压(SBP<90mmHg)及低灌注的疾病表现;
(2)对于疑似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
(3)需动脉导管有创监测;
(4)监测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最佳方式尚无定论,包括肺动脉导管;
(5)如果患者无容量负荷过重的证据,推荐补充容量可作为一线疗法;
(6)可使用多巴酚丁胺增加心输出量,可考虑左西孟坦,尤适用于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慢性心衰患者;
(7)在收缩压难以维持的情况下,可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
(8)及时转诊至专科机构;
(9)不推荐给予主动脉球囊扩张
(10)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可考虑短期机械循环支持,但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合并症及神经系统情况;且暂不确定何种机械循环更优。
总之,这项指南主要通过以上内容详细的对AHF的识别、诊断、急性期治疗、护理、随访等做了充分的描述,是为一个新的有效的“流程图”,对于促进我国AHF的诊治,提供了更有效的指导,值得我们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