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14: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8:17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学生中心教学观念,其核心理念源于罗杰斯的学习观。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知识,而是激发个体自我发现和同化知识的能力。在罗杰斯看来,传统的教师角色需要被重新定义,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促进者(facilitator),他们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决定学习路径。
罗杰斯批判了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心理气氛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气氛要求教师表现出真实、尊重、关注和接纳,以及移情性理解,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非知识的传授者。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其影响深远,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它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价值,倡导知情协调活动和情感驱动的教学模式。此外,它重视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围绕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展开,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兴起。
然而,尽管人本主义理论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具有积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技巧和指导仍然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是需要调整其角色定位,更多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