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14: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8:52
吕炯自青年时期起就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向往光明,始终秉持着对国家的热爱。在1938年代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期间,他与中共地下工作者吕东明有了接触,并保持了十多年的联系。他对国民党腐败统治深感不满,积极为人民谋福祉。抗战期间,吕炯在重庆提出在西北设立气象台站的建议,尽管未被批准,但他并未放弃,还对军统局的气象合作计划采取了抵制措施。
吕炯坚决反对军统局试图将气象机构并入国防系统的企图,他两次与竺可桢共同反对这一建议。在1948-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他通过合法途径支持地下领导的气象台和中央气象局人员,成功保护了设备和资料,为上海和北京的解放做出了贡献。在国民党政府的压力下,吕炯在吕东明的帮助下,通过广州辗转香港,最终回到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
吕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科学精神同样令人敬佩。他虚怀若谷,尊重年轻科研人员的创新观点。在担任中央气象局局长时,他鼓励并亲自培养气象人才,派遣优秀毕业生赴海外深造,回国后成为新中国气象和海洋部门的骨干力量。即便在晚年健康状况恶化时,吕炯仍全身心投入科学探索,坚持与学生讨论学术问题,他的教导充满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创新的鼓励。
吕炯积极参与学术团体活动,担任过多个学会的理事,并在农业气象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科技人员树立自信,形成自己的学派。尽管晚年经历“文化大革命”,但他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他的贡献和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学习和发扬他的事业。
吕炯的一生,对我国气象事业的贡献深厚且持久,他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为气象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后人前行。
吕炯(1902—1985),气象学家、海洋气象与农业气象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前开创了我国海洋气象学的研究,是我国海洋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先驱。以后转向农业气象学的研究,他联系实际,把农业气象和作物栽培、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态及地形地貌联系起来研究,从而对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