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21: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08:27
脉冲星是一种特殊的天体,起源于恒星演化晚期的坍缩过程。当质量较小的恒星(约太阳质量的几倍)坍缩后,形成白矮星;而对于质量更大的恒星,电子会被压入原子核,形成中子,从而成为中子星。典型的中子星直径只有几公里,但质量可达太阳的1-2倍,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可达亿吨。中子星的高速自转和强磁场是其显著特征,它们的带电粒子在同步辐射作用下,形成与自转同步的射电波束,呈圆锥形扫射,当波束扫过地球时,就会出现周期性的脉冲信号。
蟹状星云中的脉冲星004是一个实证,其周期约为0.033秒。脉冲星的能量主要来自自转能的消耗,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转速度会逐渐减慢,但这种变化极其微小,以至于脉冲星的自转周期精度可以超过原子钟。脉冲星的周期与其年龄密切相关,周期越短的脉冲星,其年龄通常越小,但毫秒脉冲星的发现挑战了这一传统观点,因为它们的周期极短,且并非年轻的星体。
1980年代,人类发现了毫秒脉冲星,这类星体周期仅毫秒级别,如PSR B1913+16,它们与密近双星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值得一提的是,PSR1919+21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位于狐狸座,周期为1.337秒;PSR B1913+16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脉冲双星;PSR B1257+12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带有行星系统的脉冲星;最后,PSRJ0737-3039则是第一颗双脉冲星系统,它们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脉冲星的理解。
脉冲星,就是变星的一种。脉冲星是在1967年首次被发现的。当时,还是一名女研究生的贝尔,发现狐狸星座有一颗星发出一种周期性的电波。经过仔细分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未知的天体。因为这种星体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人们就把它命名为脉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