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18: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1:29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声秽语为特征并伴有社会功能、心理行为改变的疾病。近10年来,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率在我国骤增除非这些患儿以前根本不到医院就诊,否则这是我们不能不接受的事实。如今的高发病率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相关问题不无关系。长期以来,西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多采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偏高,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近年来,我们临床运用中药和针灸、耳针等外治及心理情志疗法治疗该病,显示出了中医综合疗法的独特优势。现就试从中医学的角度对其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辩证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并对五音相关情志疗法治疗提出些思考。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它是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或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本病常见于5~12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患病率大约在1~4之间,并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2],临床呈复杂的、反复的慢性神经精神病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或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的特点。
一、辩证求因
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以抽动为主,而且易于反复。究其病因,应责之于风痰作祟,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此即为“百病皆有痰作祟” [3]、“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而“肝常有余”,体属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怯弱,机体发育未臻完善,易被饮食、情志等诸多因素干扰。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气偏亢,肝失疏泄,故临床患儿大多具有急躁易怒或胆怯的情志症状。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如土虚,气血化生不足,肝无以制,则木火愈旺,肝风扰动愈甚。且久病耗损肝肾阴血,致肝阳偏亢,导致患儿性情急躁、秽语失聪、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愈加严重,病程迁延。故本病实为本虚标实之证。
二、审因论治
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应立足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拟方选药紧扣病机。由于本病主要为脾虚肝亢,风动痰扰所致,故临床上以脾虚痰聚、脾虚肝亢证最为多见,其次为气郁化火、阴虚风动,但均表现为肝风内动。风木旺必克脾胃,故当先实其土,后泻其木,健脾平肝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因此法疗上首重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在此基础上注重化痰通络药物的应用,以使脾气得健,痰湿自化,肝木条达,抽动得以平复。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土虚木亢”治疗各有侧重,辨证施治过程中细审肝实和脾虚之轻重。
三、辩证用药
从上述辩证病机来看,我们认为痰风内扰和脾虚肝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证型,根据病机以清心熄风、化痰通络,健脾疏肝为其治疗大法。按风与痰的虚实之分,再根据小儿体质,辩证加减用药治疗。常用药有:谷精草、白芍、钩藤、云苓、菊花、竹茹、酸枣仁、郁金、浙贝母、石斛、灯心草等,辩证加减治疗疗效明显,方中谷精草,辛、甘,平,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白芍,性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钩藤,性味甘,凉,入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云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肝、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宁心安神等功能;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能;竹茹,性微寒,味甘,能清热化痰,除烦;酸枣仁,甘,平,入心、脾、肝、胆经,养肝,宁心,安神,敛汗;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浙贝母,味大苦,性寒,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经,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石斛,味甘,性微寒,能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灯心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心烦不寐,小儿夜啼;以上诸药,药性平和,相互配伍,共奏祛风化痰,健脾疏肝之功。其平肝、熄风、柔筋并用,达到制动、止痉的作用。化痰通络,搜剔顽痰,使经络气血通畅,则怪病自除,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
四、中医治疗方法
我们临床在运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对一些严重及反复发作的抽动症患儿采用针灸、耳针、背部低频脉冲电疗法、及古琴五音情志调节五位一体综合疗法,越来越多的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1、针灸治疗:针灸取太冲、太溪、三阴交、合谷、印堂、肝俞、曲池、内关、神门等穴。心烦心悸配心俞;眨眼、耸鼻配太阳、迎香;口角抽动配地仓、颊车。以快速进针,平补平泻,得气后不留针。太冲、合谷二穴是主穴,分别是肝于大肠经之原穴,两穴合用具有疏肝解郁,开利机关,平肝息火之作用。症状较重的患儿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使用上述针刺治疗而获良效。[4]
2、耳穴压豆疗法:根据经络学说,《灵枢》说:“耳为宗脉之所聚” [5]。十二经络都与耳部有直接联系。因此,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耳壳的相应区域便出现一定的反应点。通过耳部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于耳廓上相应的穴位以压籽刺激通过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耳压疗法就是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按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选用神门、肝、交感、内分泌、脑点、皮质下等。主穴内分泌、交感有调解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功能;神门有镇静、安神、降气、镇咳之功;皮质下有调解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作用。选其以上耳穴,以调解脏腑功能,宁心安神,使这些相应的部位的活血通络,而达到了病愈的目的。[7]
3、低频脉冲电疗法:取背部肝腧穴,贴敷中药贴片,运用低频脉冲电导入疗法,肝腧穴具有疏肝利胆,降火 ,止痉 ,退热 ,益肝明目 ,通络利咽 ,疏肝理气 ,行气止痛等功效,能退肝脏之热[6]。
4、探索五音情志疗法:五音出 《灵枢?邪客》 ,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据《礼记?乐记第十九》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大意是说,音乐源于人们的内心,乃表现内心情感的声音,《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并不是用某单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古琴音乐是中医运用音乐养生疗疾的最佳选择,这是因为古琴的设计就是中国传统宇宙观、社会观、价值观的浓缩。它的构造蕴藏阴阳五行、人与自然相关的辨证思想。琴曲主要运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五脏各有对应的属音,当五音进入人体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进而便能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此便是古琴音乐养生疗疾的基本原理。
根据五音与五脏相关理论,;徵调入心,可选用代表曲为:《渔歌》、《文王操》、《山居吟》等;角调入肝,可选用代表曲为:《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等;宫调入脾,可选用代表曲为:《高山》、《流水》、《阳春》、《梅花三弄》等;商调入肺,可选用代表曲为:《白雪》、《长清》等;羽调入肾,可选用代表曲为:《稚朝飞》、《乌夜啼》等。
综上所述,在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临证中,既突出了要掌握分证论治的原则性,也考虑到了有是证用是药的灵活性。运用中药、针灸、耳针、低频脉冲电疗法、五音情志调节,五位一体疗法,避免了单纯运用中药治疗起效缓慢的因素,针、药、穴并用疗效稳定,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具有明显优势。针、药、穴“五位一体疗法”针对病因病机全面调理,不仅提高了疗效,也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