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15: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2:23
文:朱柳融
近年来,中国民办博物馆不断涌现,私人藏品从“孤芳自赏”走向大众观赏。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西柳州市,民办博物馆从无到有发展到37家。
在柳州市前锋路一栋两层私人房里,坐落着广西首家民办博物馆——柳州市票证博物馆。一百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展示了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等约2000枚票证,述说着中国曾经历的“票证时代”。
资料图: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外,众多匾额拓片作品集体亮相。这次匾额拓片高校巡展的展品来自一所民办博物馆——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中新社记者 张浩 摄“馆藏共有2万多枚票证,受场地限制仅展出一成。”柳州市票证博物馆馆长李广智介绍,其父亲李三台生前痴迷收藏票证,走遍大半个中国,花费3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才有此成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票证历史、传承票证文化,2003年12月李三台在自家建起藏品馆,将私人藏品搬上台面,免费供民众观赏。2010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其为柳州市票证博物馆。历经15载,该馆已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在柳州,还有不少收藏爱好者建起博物馆将私人藏品“公之于众”。2011年,柳州市启动“博物馆群建设”,并出台政策从资金、用地、财税等方面予以扶持,促进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据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共有博物馆58家,其中37家民办博物馆,均免费开放。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底到2016年底,中国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从456家增长至1297家,总数占比从13.3%增长至26.6%。
在柳州市博物馆理事会联合会轮值主席钟州宁看来,民办博物馆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官方的扶持与鼓励,还有民众对博物馆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
在私人收藏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由“独乐”走向“众乐”时,也伴随着一些尴尬的处境。2014年钟州宁在柳州办骆越博物馆时,“由于场地有限,为了让数千件藏品面向世人,只能定时更换展品”。钟州宁坦言,办博物馆这几年,日常运营、布置展览等投入年均约90万元,“靠着老本在支撑”。
李广智也有同样的困惑,“博物馆是公益性质缺乏盈利机制,现有资金只能维持现状,父亲90%的藏品只能压箱底。”李广智说,想要提高展览水平,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钟州宁表示,大部分民办博物馆仍处在探索阶段,藏品管理、展览水平、运营机制等方面都需要完善,想要长久、健康发展,还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