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逃逸致人死亡该如何认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7: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21:06
交通事故或大或小,既影响着社会治安,又会给行人带来人身安全威胁。实际生活中存在一些交通肇事逃逸导致被撞人错过救治时间而死亡的行为。
网友咨询:
因逃逸致人死亡该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这是一种不作为犯罪,肇事者的作为义务(也就是救助义务)来源于其先行行为(也就是肇事行为)。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前提是肇事者要有救助义务,而不履行救助义务。如果被害人已经死亡,那么肇事者就没有了履行救助义务的前提,因而也就不能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也要求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与肇事者不履行救助义务(也就是逃逸)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那么肇事者也不能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律师补充: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