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胡同变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3: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16:29
曾经,位于北京的安福胡同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它的存在见证了一段独特的历史。然而,这座寺的厄运在袁世凯窃国时期降临。袁世凯,这位迷信风水的总统,以中南海为新府邸后,于1913年做出了令人痛心的决定,他拆毁了宝月楼,将其改为了新华门,这一举动与他的迷信观念紧密相连。
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荒谬的决策。在所谓的风水理论影响下,袁世凯下令在新华门内修建了一个厕所,甚至将清真寺视作风水上的隐患。于是,他找借口以拓宽道路为名,派遣数百名暴徒,强行拆除了清真寺,这无疑是对历史遗迹的严重破坏。在拆毁过程中,他们还在新华门对面建起了一排灰色花墙,意图遮掩路南的外国兵营和破旧民居,清真寺的正门也因此被永久封闭,几乎在无声无息中,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险些被岁月的洪流淹没。
这段关于安福胡同变迁的故事,充满了历史的讽刺和时代的变迁,提醒我们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烙印,而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往往就在这样的变迁中遭受了不应有的命运。
扩展资料
安福胡同成巷于明代,清代称回回营,与中南海宝月楼(今新华门)南北为邻。《日下旧闻考》卷七十一载:因香妃五叔与堂兄等配合清军平定新疆回部有功,故“乾隆二十五年奉旨授白和卓为回子佐领,以投诚回众编为一佐领,于西长安街路南段回回营一所居之”,“内设办事房,以内府官董其事”。据传,香妃是乾隆的宠妃,为解香妃思乡之苦,乾隆于瀛台南辟宝月楼予其居住,与回回营隔街相望。《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三载乾隆御制宝月楼诗云:“鳞次居回部,安西系远情。”
安福胡同变迁
这段关于安福胡同变迁的故事,充满了历史的讽刺和时代的变迁,提醒我们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烙印,而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往往就在这样的变迁中遭受了不应有的命运。
东安福胡同传说
然而,历史的沧桑也在此留下痕迹。在窃国大盗袁世凯时期,清真寺不幸被毁。他迷信风水,拆毁宝月楼,甚至在新华门内建厕所,妄图破风水。这些破坏行为几乎抹去了这段历史遗迹。尽管如此,东安福胡同的清真寺遗址仍保留着那曾经的绮丽与传说,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变迁。
清朝北京大街与现在的差别及变迁
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历史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的一片胡同,规划相当整齐,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为街,相对较宽,如从北京火车站到朝阳门内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过去以走马车为主,所以也叫马路。东西走向的一般为胡同,相对较窄,以走人为主,胡同两边一般...
东安福胡同地理位置
东安福胡同坐落在北京市中心的特殊位置,它紧邻新华门的南部,具体来说,是在中南海西侧红墙的对面,面对着双栅栏胡同,向南延伸。这条胡同呈东西走向,起点相对明显,从东口大约五六十米的地方开始,胡同路线稍微偏离了正东方向,向南拐了个小弯,随后又转向东,最终与石碑胡同相接。继续往南,东安福胡同...
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
与绒线胡同平行的安福胡同、帘子胡同、松树胡同等也被分为东、西绒线胡同。 1965年,以北新华街为界,绒线胡同东段称东绒线胡同,西段称西绒线胡同。绒线,在北京话里有两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绒线,即:棉、毛、丝、麻线统称;另一层意思是指小杂货店称之为“绒线铺”。 七、介绍北京一处有特色的胡同,其历史源流...
对于北京的胡同文化,你了解多少?
街巷胡同所经历的人事沧桑:街巷胡同就是一座历史舞台,多少震撼人心的事件,多少历史人物的活动,乃至衙署机构的兴革,坛庙祠宇的盛衰,市肆厂作的演变,府邸宅第的起落,皆以此为依托,而不停地上演。平凡者的奉献,伟大者的奋斗,权势者的所为,贫弱者的疾苦,白丁发迹,王孙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