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3: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5 14:41
延髓麻痹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症,大约10余种疾病可以合并本症,其中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并发尤为多见。吞咽障碍是延髓麻痹的主要症状,是关系到患者病情发展与预后的关键环节。笔者从96年,综合有关两项科技成果经验与取穴,采用针灸电针治疗3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治疗组为1996年至今我科对院内会诊的病人。对照组为同时期在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病人。全部依据文献[3]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9~82岁,平均68.7岁;病程10~30天,平均16天。对照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52~77岁,平均66.5岁;病程6~20天,平均13天。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两组病情比较-------------------------------------------------------------------------------------------------------------
组 别 例数 平均年龄 病程 (天) 双侧多灶脑梗塞/延髓梗塞
--------------------------------------------------------------------------------------------------------------
治疗组 27 68.7 10~30 16 / 5
对照组 26 66.5 6~20 19 / 7
---------------------------------------------------------------------------------------------------------------
2、治疗方法
2.1.1治疗组,电针治疗取穴
①夹廉泉双穴;开音穴双穴。
②风池穴双穴;供血穴双穴。合并常规用药同对照组治疗。
2.1.2电针治疗操作方法:
①夹廉泉穴位于廉泉穴左右各0.5cm,根据患者胖瘦选用0.25×40~60mm毫针,针尖指向舌根直刺[1]。开音穴[2] 位于下颌角下一横指,在前一横指处。用0.25×5mm毫针,避开颈动脉,针尖指向舌根斜刺。左右两边两穴位分别接上电针连线。
②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用0.25×50mm毫针,针尖指向舌根直刺。供血穴在风池穴下2cm平嘴角沿线处,用0.25×50mm毫针,针尖指向喉结直刺。左右两边两穴位分别接上电针连线。电针G6805用疏密波,刺激强度,用医者食指摸到两穴间肌肉轻度收缩为度,每次治疗25~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
2.2对照组治疗,神经内科常规用脑血管扩张剂和神经细胞营养剂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两组均观察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恢复正常饮食,饮水无呛咳;显效:可正常饮食,饮水偶有呛咳;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3.2治疗结果(见表2)
见表2 两组疗效比较
---------------------------------------------------------------------------
组 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无效 有效率(%)
------------------------------------------------------------------
治疗组 21 17(81) 3(14.2) 1(4.8) 97.2
对照组 26 10(38.5) 6(23) 10(38.5) 61.5
------------------------------------------------------------------------------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间临床治愈率与有效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无效病例,去皮层醒状昏迷,痴呆状态。
4、典型病例
患者姓朱,男,78岁,住院号:712380。病史:患者有高血压7年;2-型糖尿病5年,近半月反复出现“视物成双”。08年5月1日突发言语不利伴四肢乏力9小时经MIR诊断“脑梗塞”入院治疗。
3天后出现饮水呛咳,予以鼻饲管进食,20天后病情稳定,拔除鼻饲管仍然不能进食,复查MRI示:两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及脑干见多个斑点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复插鼻饲管后随请我科会诊。查体:患者有强哭强笑症状,双眼球运动良好,口软腭上抬受限,咽反射消失,伸舌不全、偏右,左上下肢肌力Ⅳ,右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Ⅰ级,双掌下颌反射(+)。
予以电针治疗5次后拔除鼻饲管能进食,仍有饮水偶呛咳,继续治疗6次后饮食正常,后续肢体康复治疗。
5、讨论
延髓麻痹也称球麻痹,包括真性延髓麻痹和假性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是指由于延髓神经核本身或其发出的神经病变,其所支配的咽喉横纹肌功能受损所致。
本文治疗组无效的一病例为进行性延髓麻痹型即运动神经元病,多见于脑干梗塞。假性延髓麻痹则是由于支配延髓运动核的上位运动神经元的病变引起的,双侧咽喉肌群功能麻痹,以双侧脑血管发病多见,与延髓本身无直接关系。但两者的临床症状却十分相似,主要症状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症在咽,病位在脑。本文所取穴位位于颈项部,是分析了高氏和冯氏的两项科技成果经验与取穴原理后所制定。
针刺(电针)治疗直接作用于舌、咽喉部,通经活络、利咽开窍,并可间接充脑益髓。从现代医学方面来说,电针颈项局部双侧穴位,刺激双侧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其兴奋可传导到双侧中风病灶中心区的外周即半影响区,促使处于电衰竭状态的脑细胞(神经元)的复苏,或/和促进残留部分神经原通过功能重组,以新的方式代偿失去功能的神经,从而形成新的传导通路,提高受损吞咽反射的灵活性。
促使病人进食吞咽功能的恢复,从而避免误吸,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保证病人机体能及时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是基于坚实的神经生理学、病理学基础上的临床经验总结,用此法治疗可收到标本兼治,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