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4: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1:21
劳动仲裁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因为提起劳动仲裁,实际上就意味着当事人正在积极的行使这样的一种权利,所以是可以进行一个中断时效的规定的,需要了解的是,我们国家的劳动争议解决办法是包括劳动仲裁的。
一、劳动仲裁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吗?
劳动仲裁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
2、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是: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时效是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当事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而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对仲裁前置的诉讼案件,究竟应适用哪个法定期间?我国仲裁法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法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没有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就适用该规定的行使权利的法定期间。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是有联系的,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寓于仲裁时效之中。
如果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了仲裁时效,仲裁委裁定不予受理,而法院以其未超过诉讼时效受理,那么,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对仲裁时效为60天的规定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了仲裁时效即丧失了胜诉权。
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主要包括:
①法律根据不同
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依据是《劳动法》。
②适用范围和对象不一致
诉讼时效广泛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超过时效则丧失胜诉权,但权利并
不消灭;劳动争议仲裁时效适应于劳动法律关系,超过时效则不再受理。
③性质和期限不同
诉讼时效是民事审判活动适用的期间,有普通诉讼时效2年、特殊诉讼时效1年、最长20年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决的法定期间,是带有劳动行政性质的期间,依《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2条为6个月,依《劳动法》第82条为60日,比诉讼时效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实现这个问题是困扰着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对于大多数人员来说的话他们关于这样的一种专业的知识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只需要记住的是在债权已经到期之后,就应当尽快的来进行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