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4: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12:50
这幅作品名为《清髡残春山知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创作于清代。它出自民间,现今正被拍卖,展示了历史流转中的艺术价值。
作品以设色技法,用纸本材质制作,尺寸为98厘米乘以52厘米。画面左侧题有石溪尚人所书山水逸品,落款为嘉庆癸亥秋九月,宁化伊秉绶的字迹映入眼帘。右侧的款识中,艺术家何须分梦觉,表示画中山水如同梦境,无需刻意追求,只需悠然欣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心灵契合的追求。
边题部分提及紫升林中的禅意探索,以及对石公画风的赞赏,认为其孤高奇逸,豪放中蕴含元人风范,仿佛在蒲团上感悟不易。此诗与石公的另一山水册页《栎园山水册》有所关联,可见其艺术影响的深远。这幅画作曾被王士祯先生收藏,印章中包含了丘、残者、石溪、伊秉绶、墨卿等多位收藏家的印记,证明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传承。
藏印部分,如同梦笔生花馆、藏真洞、白花草堂和禹山馆秘藏印,以及王士祯的个人印鉴,都揭示了这幅画作在众多藏家心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份印记都见证了《清髡残春山知音图》的艺术历程和不朽魅力。
髡残,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字介邱,号石溪,又号白秃,一号壤,自称残道人,晚署石道人,本家姓刘。髡残在清初画坛上,与石涛并称“二石”。作品感情真挚,风格独特。在当时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