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9 15: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7:44
鹦鹉螺亚纲(Nautiloidea)这一类古老的动物起源于约5亿年前,属于头足纲中的一个分支。这个纲下曾经被划分为四个超目:直角石超目、内角石超目、珠角石超目和鹦鹉螺超目,以壳的形态、体管特征和沉积物特点为区分依据。现今全球分布着大约350种鹦鹉螺,它们的祖先包括化石中的菊石和震旦角。最大的化石记录中,鹦鹉螺的壳长达10多米,而在进化过程中,其近亲如章鱼、鱿鱼和乌贼发生了显著变化,有的失去外壳,有的壳形态改变。相比之下,鹦鹉螺的壳保持原始形态,仅存的三种(或四种)使其被称为“活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化和古气候的重要资料。
在海洋生物中,鹦鹉螺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迁移,从浅海迁移到200-400米深海,白天在水下活动,晚间则浮至表层觅食。它们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小型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有趣的是,在暴风雨后,它们会成群漂浮在海面,被水手们称为“优雅的漂浮者”。
在北京海洋馆,六只来自国外的鹦鹉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些成年拳头大小的生物拥有美丽的外表,壳薄如搪瓷缸,螺旋形的白色或乳白色壳表面,带有红褐色的条纹。饲养员通过喂食鱿鱼肉展示它们神奇的动作,它们能像潜水艇一样通过排出壳室内的水移动。这些1岁的鹦鹉螺尚未达到繁殖年龄,难以辨识性别,目前在休养中享用着新鲜的虾肉和鱼肉。除了日常照料,它们还参与科研工作,北京海洋馆利用它们进行深海鱼类养殖和动物进化研究。
鹦鹉螺亚纲(Nautiloidea) 壳小到大,一般为平旋壳,少数为环形壳、弓形壳。体管细长,多位于近中心,少数腹位或背位。直颈式。一般无体管沉积。Nautilus是其唯一现生属,也是头足纲中一个活化石。奥陶纪至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