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皮影戏传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9 16: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9 18:32
解放后,皖南皮影戏艺术重新焕发活力。在1950年至1965年间,被称为皮影戏发展的“黄金时期”,宣城地区活跃着约60多个皮影戏箱,拥有超过300名演职人员。其中广德艺明皮影剧团最为知名,1963年剧团转型为大集体,接受县文教局的直接领导。剧团不仅加强了领导力量,还派遣创新团队对音乐、唱腔、灯光、舞美和扩音设备进行改良,甚至在皮影制作上实现了创新,让皮影的头、嘴和眼都能活动,被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为“动画小电影”。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皮影剧团被迫与县花鼓剧团合并,传统皮影戏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的对立面,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皮影戏箱被销毁,剧团也随之撤销。文革结束后,皮影戏开始迅速复苏,50多个戏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八十年代末,艺术领域的淘汰机制使得大部分艺人失去了舞台,皮影戏经历了兴衰的起伏。
扩展资料
皖南皮影戏,皖南皮影戏起源于安徽省宣城市,是流行于宣城市一区一市五县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被称为“太平戏”,反映了人们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由于影人、道具携带便利,且不受场地限制,皖南皮影戏又被称为“一担挑”的戏。虽然东西能一担挑,但它的内涵丰富、分量不轻。皖南皮影戏是美学范畴的,也是戏剧的、民俗的;它有北方皮影的影子,更有南方的气息;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生活基础。
皖南皮影的前世今生
何泽华是皖南皮影戏第九代唯一传承人。用自己多年积蓄,他在新年刚刚建成了一家免费民间皮影博物馆。然而记者刚到这个博物馆所在的宣城市水东小镇时,问及博物馆所在地,当地群众均摇头表示不知。他们对于过去常看的老玩意儿已经不感兴趣,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何泽华曾卖出1万多件皮影,用收入的70多万元...
皖南皮影博物馆世家
何泽华面临的现实是,曾经活跃在安徽乡间的60多个皮影表演团,如今只剩下他组建的“皖南皮影戏剧团”,仅剩4名老艺人,其中最年轻的也已年逾60。面对这样的困境,何泽华深感责任重大。他记得大伯父临终前的叮嘱:“这份手艺不能失传。”为了传承这门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何泽华在业余时间收集各类皮影作品,甚...
皖南皮影戏溯源
然而,清中晚期,随着农村富豪的兴起,他们投资刻制影人并组建私人皮影戏班,只为自家娱乐。然而,日军入侵时期,皖南皮影戏的兴盛局面遭受打击,一时陷入了衰落。尽管如此,这一独特的地方艺术仍然在民间流传,等待着被重新发掘和传承。
皖南皮影戏声腔
在皖南的皮影戏艺术中,艺人们所使用的唱腔融合了丰富的元素。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世代相传的古老唱腔,这些是他们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他们也吸收了本地独特的花鼓戏唱腔,这种交融为皮影戏增添了鲜明的地方色彩。皖南皮影戏的唱腔以其高亢圆润的音色和独特的韵味著称,渔鼓筒的伴奏更是为它增添了音乐上...
皖南皮影戏名家
面对民间皮影戏班的衰落,何泽华抓住机会,收购了大量的皮影和道具。他的父亲何祖大,传承了家族的皮影戏传统,小时候就参与过《杨家将》和《岳飞传》等剧目的演出,那些皮影戏的表演充满了传承和历史的痕迹。尽管“中国南方民间皮影收藏社”地处宣城乡村,但因其独特的非专业性和原生态,吸引了众多研究者...
皖南皮影戏造型
在色彩选择上,皖南皮影戏以红、黄、绿、黑为主,色彩对比鲜明,简洁明快。这些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点缀,还巧妙地象征着人物的性格特质,如红脸代表忠诚,黑脸象征骁勇,黄脸暗示狡猾,白脸则揭示奸诈。每个皮影人物由独立的头、四肢和躯干组成,通过细线或铁丝相连,并配以竹棍,由艺人们灵活操控。通常...
皮影戏为什么称为一担挑
皖南皮影戏又被称为“太平戏”,反映了人们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由于影人、道具携带便利,且不受场地限制,皖南皮影戏又被称为“一担挑”的戏。虽然东西能一担挑,但它的内涵丰富、分量不轻。
宣城的地方戏曲
伏岭“童子班”演员自五、六岁即去看排练,六、七岁上台跑龙套,进而当配角,到十三四岁演技出众的当选主角,过了15岁就不参演了。绩溪“徽戏童子班”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皖南皮影戏,清同治年间,随湖北、河南移民传入境内,流行于宣、郎、广等县及毗邻的苏、浙一带。皖南皮影戏...
想参加驭马自由行活动,请问下一站活动在哪里,主题是什么呀?
11月份的活动在安徽宣城,主题是去探访皮影这一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并且拜访皖南皮影的第九代传人何泽华老师,听老艺术家讲讲皮影的历史,欣赏皮影表演,近距离感受传统匠艺所带来的别样魅力。
安徽的民间艺术表演有哪些特色?端午节期间可以在哪里观赏?
皮影戏:安徽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通过操纵剪制精美的皮影在光源照射下投影到白色幕布上,形成有趣的故事画面。皮影戏在安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曲艺:皖南曲艺包括多种曲艺形式,如弹词、大鼓书等,这些曲艺形式在安徽南部地区尤为流行,以其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深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