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1: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08:12
1368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只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饱受黄河泛滥之苦,又是反元斗争的重要战场,以致人烟稀少,如何能让这一带在满目疮痍中实现重建,成为明朝廷的重要任务。1388年,户部郎中刘九皋上书,提出了移民的建议。具体来讲就是河北等地,地广人稀,而山东、山西人口较多,可以移民河北,以促发展。朱元璋对于移民的建议非常重视,不过他认为山东地盘大,相比来说,人口不算多,因此,他批准了山西向黄河中下游移民的计划。
实际上,人口稀少的重灾区是今天的河北及河南,而那时山东的中东部地区人口尚可,但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地区人口较少,因此,山东的东昌府(今聊城)以及兖州府的菏泽,也跟河北、河南一样,成为移民的目的地。在1389年和1392年,明朝官方就曾两次组织山西移民迁到东昌府各州县及菏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还有不少山西移民被迁到了济南府和青州府的北部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滨州、东营及附近地区,这里是黄河的入海口,人口自然也是稀少。不过这一带移民的族谱都记载他们来自于河北枣强,考虑到明朝初年时,枣强人口不多,很可能还是山西移民迁到枣强,再由枣强迁到山东的(有的族谱也是这样记载的)。
如果说朱元璋从山西移民填充黄河中下游,是解决有关地区人口太少的问题,那么,把苏南人口向苏北迁移,则更多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话说,当年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张士诚的大本营就在苏南,由于张士诚善待百姓,虽然败亡,但苏南百姓对他依然念念不忘。正好淮北人口较少,担心苏南望族造反的朱元璋,就正好一举两得,将苏南几十万百姓迁到了淮北,这就是著名的“洪武赶散”。而这些苏南移民,也有一些迁到了山东南部的临沂、枣庄等地,至此,山东也有了来自江苏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