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漫谈11 | 巴洛克时代(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上]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9: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11:05
本周继续探讨古典音乐,深入解析巴洛克时代的艺术瑰宝——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洛克音乐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意大利歌剧和芭蕾舞剧,中期以科雷利和维瓦尔第的奏鸣曲、协奏曲为代表,而晚期(1710-1750)则聚焦于巴赫与亨德尔两位大师。我们今天将聚焦巴赫,他是晚期音乐的领军人物。
巴赫家族是音乐世家,巴赫本人在莱比锡出生,父亲和哥哥皆是音乐人。他的音乐之路始于1708年,成为魏玛宫廷的管风琴师,创作出众多经典作品,包括著名的《d小调托卡塔》。托卡塔体现了早期意大利曲风的即兴与自由,与巴赫的严谨对位形成鲜明对比。
巴赫的音乐作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他在科雷利和维瓦尔第的基础上,扩展和深化了和声,如《G弦上的咏叹调》和《d小调托卡塔》都体现了他的创新。他采用主调音乐风格,但也回归复调,特别是对位法,赋格就是其典型代表。
在《g小调管风琴赋格曲》中,巴赫展示了复调音乐的结构,主题在不同声部间穿梭,形成稳定的主线和自由发展的插段。赋格的张力和互动性,如同数学般精确,让人在聆听中体验解构音乐的乐趣。
下期,我们将深入解析巴赫中期的作品,观察他的音乐如何随着时光推移而演变。敬请期待,一起探索巴赫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