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8: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07:56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客户合同收入》在2014年5月发布,为了与之保持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7月公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即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应用“五步法”模型来确定收入确认的时间和金额,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识别合同;第二步:识别履约义务;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第四步:分摊交易价格;第五步:收入确认时点或期间。
在新收入准则中,合同的识别是关键。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个合同是否与新收入准则相关;其次,合同是否满足以下五个条件:合同已被批准,双方承诺将履行各自的义务;已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支付条款;具有商业实质;很可能收回对价。
合同合并是指公司基于“同一商业目的”而与对方订立一揽子交易,或者订立数份合同时,其中一份合同的对价金额取决于其他合同的定价或履行情况。当公司有以上情况时,需要将这些合同合并在一起考虑销售收入的确认。
合同变更需要考虑变更的性质。例如,公司A与客户B签订销售合同,以人民一百元的单价销售一百件产品给客户B,货款共计人民币一万元。十天后,公司A交付了八十件产品,并确认了收入共人民币八千元。第二十天(即变更日),双方签订变更合同,除原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之外,公司A以人民币一百元的单价再销售五十件相同的产品给客户B。分析:由于增加的商品和销售价款可以明确区分,因此变更部分应该按新合同来进行会计处理。
在“五步法”模型中,第二步是识别履约义务。履约义务是在合同中,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的商品或服务”的承诺。例如,销售商品、转让使用权、特殊经营许可等。
确定交易价格是指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通常以合同条款为基础,结合以往习惯做法来确定。
分摊交易价格时,要考虑各履约义务的公允价值。如果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公司需要在合同生效日,按照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到各个单项的履约义务。
根据新收入准则,公司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新准则有哪些明显的变化?例如,为获得合同而直接增加的成本需要计入资产,考虑摊销年限等。
客户的选择权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客户将自主决定是否使用优惠券、客户忠诚计划、续约权等。对于“额外选择权”,公司需要评估它是否提供了一项重大权利,是否是一项单独的履约义务。
衔接过渡方面,国际准则15号规定公司可以选择三种调整方法,而中国准则14号规定公司应当根据累计影响数调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