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2: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0:23
居士是一个在中国文化和宗教中具有多层含义的词语。其拼音为"jū sh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读。
首先,居士在佛教中被泛指在家信佛的人,他们接受过佛教的基本戒律,如“三归”和“五戒”,如维摩诘居士,他虽居家但仍学道修行。慧远的《义记》中提到,那些在家修道的人被称为居士,如虞寄为避免灾祸,曾自称居士以示隐居。
在道教中,居士也是一个常见的称呼,特别是在宋朝,如林灵素等道家人物被赐予道士、居士等称号,带有官方的尊崇。同时,居士也是出家人对在家修行者的尊称,如《聊斋志异》中的道士与居士地位相当,都只是生活的承载者。
在文人雅士中,居士则成为了他们自我标识的雅号,如李白的“青莲居士”,欧阳修的“六一居士”,苏轼的“东坡居士”,这些名字体现了他们的文人风范和独特的身份认同。
总的来说,居士这个词涵盖了从佛教徒到文人雅士的广泛人群,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修行和社会角色的多元理解。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礼记·玉藻》:“居士锦带。”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 同 职居显要,而 景裕 止于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夐传》:“ 夐 对玩琴书,萧然自逸,时人号为居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