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凌发表论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1: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00:13
廖志凌教授在太阳能和电力工程领域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文。以下是他在不同期刊上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1. 在《太阳能学报》2009年第30卷第4期,他与阮新波合作,探讨了硅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的非线性工程数学模型(EI收录)。
2. 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7月刊,他们提出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EI收录)。
3. 2008年5月,《电工技术学报》第23卷第5期中,他们提出了一种估算硅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的新方法(EI收录)。
4. 同年1月,《电工技术学报》第23卷第1期,他们又探讨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EI收录)。
5. 2006年9月,廖志凌与刘国海、梅从立合作,发表了关于半导体照明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文章(EI收录)。
6. 在《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廖志凌与刘国海、薛文平合作,改进了硅太阳能电池的非线性工程简化数学模型(EI收录)。
7. 2005年,《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第3期,他们研究了三相三线制系统中零序谐波对谐波检测的影响(EI收录)。
8. 2011年,《电源技术》35卷第6期,廖志凌团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不对称半桥磁耦合驱动电路(EI收录)。
9. 在《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他们分析了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EI收录)。
10. Zhiling Liao与Congli Mei合作的论文,探讨了利用QPSO-Trained RBF神经网络对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量进行估算,发表在《非洲生物技术杂志》(SCI收录)。
11. 还有多篇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和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论文被EI收录,包括改进的被动衰减方法和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12. 廖志凌教授的研究工作还包括在国际电力电子会议(IPEMC2009)和电力与可再生能源会议(VPPC 2008)上的报告,涉及光伏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
13. 他的研究领域还扩展到电机控制,如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和微分几何解耦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EI收录)。
廖志凌教授在太阳能和电力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展示了他在该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和持续的创新贡献。